根据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患者信息应标记在()

题目
单选题
根据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患者信息应标记在()
A

盒盖

B

盒底

C

盒体

D

盒内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丝虫病防治规划,要求在全国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的时间是()。

  • A、2020年
  • B、2010年
  • C、2005年
  • D、2015年
  • E、2020年以后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计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人数达到400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应建立健全什么体系?


参考答案: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4题:

在《“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提到,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以上。

  • A、50
  • B、65
  • C、85
  • D、95

正确答案:A

第5题:

根据《“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说明如何加强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


正确答案:(1)加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控。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在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市、区),为结核病患者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服务。负责结核病和艾滋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共同做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筛查、诊治和管理工作。
(2)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定期例会和信息通报制度,联合开展督导检查。全面落实新生入学体检,实施因病缺课登记、病因追踪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对学校中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开展规范的筛查,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加强治疗和休复学管理,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对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积极进行预防性服药,防止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和处置,为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专业培训、技术指导和学校结核病疫情风险评估等。
(3)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诊断、报告、转诊追踪、信息登记和治疗、随访服务等工作。对跨区域治疗的患者,做好信息衔接。做好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4)加强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结核病防控。开展入监(所)体检结核病筛查和日常监测,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即将出监(所)的尚未治愈的肺结核患者,监管场所应当及时做好转介工作,将有关信息报送监管场所所在地和被监管人员户籍地(或居住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地方定点医疗机构继续完成治疗。

第6题:

根据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患者信息应标记在()

  • A、盒盖
  • B、盒底
  • C、盒体
  • D、盒内侧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述《“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防治目标。


正确答案:到2020年,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及早发现并全程规范治疗,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防治服务。医疗保障政策逐步完善,患者疾病负担进一步减轻。

第8题:

根据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复治涂阳、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推荐化疗方案为()方案一:2HRZE/4HR;方案二:2HRZES/6HRE;方案三:2HRZE/7-10HRE;方案四:3HRZES/6H3R3E3;方案五:以上方案均可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E、方案五


答案:B

第9题:

根据《“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说明如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正确答案: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规范结核病信息报告。将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肺结核患者登记、诊断治疗和随访复查等情况。结合安徽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收集数据,加强信息整合。逐步实现结核病患者筛查、转诊追踪、诊断治疗、随访复查、治疗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第10题:

根据《“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说明如何规范诊疗行为。


正确答案:(1)实施结核病诊疗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等有关技术指南要求,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疗,提高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比例。注重发挥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定点医疗机构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安排就诊。病情稳定的患者要转回基层,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确保患者接受全程规范治疗。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落实定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抗结核药品使用、辅助用药等跟踪监控制度。
(2)实施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要实行住院治疗,待痰菌阴转、病情稳定后,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接受治疗。定点医疗机构要落实结核病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3)规范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疗和管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对病情平稳但仍具有传染性的患者要求住院治疗。患者出院后纳入门诊登记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耐多药患者登记管理、诊疗随访和全疗程督导服药等工作的监管和指导。
(4)完善儿童结核病防治措施。提高卡介苗接种覆盖率和接种质量。省级应当专门指定儿童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儿科医生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规范儿童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儿童密切接触者中发现的潜伏期感染者进行重点观察。
(5)加强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结核病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体系。省级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省结核病诊疗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医院评价的重要依据。
(6)根据《“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说明如何做好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做好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并将服务质量纳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内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到患者转诊追踪、治疗管理等工作全程无缝衔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推行结核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创新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患者开展随访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