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小儿颅骨的发育?观察前囟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小儿颅骨的发育?观察前囟门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小儿颅骨发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有的小儿出生时后囟即很小或已闭合

B.后囟最迟在3~4个月闭合

C.前囟出生时大小为1.5~2cm

D.囟门早闭或过小,见头小畸形

E.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正确答案:B
后囟最迟6—8周闭全。

第2题:

试述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及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望小儿食指络脉适于诊三岁以内的病儿。食指络脉指小儿食指掌侧之络脉,为手太阴肺经的支脉,故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意义。诊察时要光线明亮,医者用左手捏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使络脉明显,便于观察。外感或内伤,同样是以络脉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命关为甚重。望络脉要注意其三关分布、色泽变化和隐显深浅。
三关分布:根据络脉见于三关的部位,以测定邪气的浅深及病情轻重。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示邪浅病轻;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时,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色泽变化:一般色深而浓者病重,色浅淡者病轻。色紫红者主内热;色鲜红者多属外感表证;色青者主惊风或痛证;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色淡白者为虚证。
隐显深浅:络脉浮现明显,主病在表,多见于外感病;络脉沉隐不显,主病在里,多见于内伤里证。

第3题:

前囟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什么?前囟发育异常有哪些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前囟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在1~1.5岁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第4题: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

A:体重、身高
B:牙齿、囟门
C:运动发育水平
D:语言发育水平
E:智力发育水平

答案:A
解析: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第5题:

根据以下条件,回答 214~215 题:

A.前囟门隆起

B.前囟门迟闭

C.前囟门早闭

D.前囟门凹陷

E.前囟门宽大,骨缝裂开

第 214 题 小儿脱水见体征是( )。


正确答案:D
前囟门凹陷。

第6题:

关于小儿囟门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生时前囟1.5~2cmB.囟门过小多见于小头畸形

关于小儿囟门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生时前囟1.5~2cm

B.囟门过小多见于小头畸形

C.前囟隆起多见脑膜炎

D.前囟1~1.5岁关闭

E.后囟最迟在3~4个月闭合


正确答案:E

第7题:

符合小儿颅骨发育的描述是

A、前囟出生时为1.5~2cm

B、后囟最迟在6个月闭合

C、前囟门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D、前囟膨隆见于颅内压增高

E、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患儿


参考答案:ABC

第8题:

关于小儿颅骨发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长

B、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及前后囟闭合迟早评价颅骨的发育

C、颅骨缝出生时分离,约3~4个月闭合

D、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菱形间隙

E、前囟出生时大约1~1.5cm


参考答案:E

第9题: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A.体重、身高B.牙齿、囟门C.运动发育水平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

A.体重、身高

B.牙齿、囟门

C.运动发育水平

D.语言发育水平

E.智力发育水平


正确答案:A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第10题:

试述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1)婴幼儿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炎症时易引起充血水肿而致鼻、喉、细支气管等阻塞,出现呼吸困难。
(2)婴幼儿耳咽管相对较短、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鼻咽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发达、较易发生腺样体肥大及咽后壁脓肿,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连续易发生鼻窦炎。
(3)气管、支气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较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由于右侧支气管由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4)肺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易于感染,常出现肺间质炎症、肺不张或肺气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