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如非法侵入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B

包括利用计算机的犯罪,即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盗窃、贪污等

C

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和普及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犯罪呈下降态势

D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计算机犯罪作案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内外贸易、工业企业以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部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我国计算机安全立法现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9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B.1997年首次将计算机犯罪纳入了民事立案体系,增加了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条款

C.对不断翻新的计算机安全文艺,现行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非常有限

D.目前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犯罪的量刑普遍较轻


正确答案:B
解析:1997年首次将计算机犯罪纳入了刑事立案体系,增加了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条款。

第2题:

有关构成计算机犯罪行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计算机进行盗窃、欺诈不是其特征

B.未经授权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是其特征之一

C.用计算机进行盗窃、欺诈是其特征之一

D.恶意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其特征之一


答案:A

第3题:

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且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类型的犯罪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犯罪有高智能性,罪犯可能掌握一些高科技手段

B.计算机犯罪具有破坏性

C.计算机犯罪没有犯罪现场

D.计算机犯罪具有隐蔽性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下列有关会计科目设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除ABC三项外,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还包括:①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且通俗易懂;②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即不能经常变动会计科目的名称、内容和数量,使核算内容保持可比性。

第5题:

下列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利用计算机获取非法利益,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我国已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纳入了法治建设

D.对利用计算机获取非法利益,只受到社会谴责,并不构成犯罪


答案:D

第6题:

“计算机犯罪”,又称“计算机滥用”、“计算机辅助犯罪”、“与计算机有关的犯罪”、“电脑犯罪”等,其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提出并形成的。()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下列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B.对利用计算机获取非法利益,只受到社会谴责,并不构成犯罪

C.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法》

D.合法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服务,也是计算机犯罪行为


答案:A

第8题:

广义的计算机犯罪是指针对使用计算机的人犯罪和利用计算机犯罪。()


答案:错误

第9题:

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且以计算机跟踪对象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类型的犯罪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犯罪具有隐蔽性

B、计算机犯罪具有高智能性,罪犯可能掌握一些其他高科技手段

C、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D、计算机犯罪没有犯罪现场


正确答案:CDE

第10题:

下列有关主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
B 主频是计算机主要的时序信号源的频率
C 主频是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D 主频是用来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惟一指标

答案:D
解析:
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即计算机主要时序信号源的频率),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其他如内存容量、字长等,也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