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城市轻轨的现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城市轻轨的现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有轨电车在我国已有90多年的历史。从1904年香港出现了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到20世纪30年代,有轨电车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和大连等许多城市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50年代,我国城市有轨电车也随世界潮流,出现了停止发展和拆除的情况。目前,我国只有香港、长春、大连和鞍山四城市仍有有轨电车线路运营,线路总长约65km。
1988年,中国第一条轻轨线路在香港建成。该条轻轨为地面线路,连接屯门至元朗新市镇,全长22.5km。此外,上海、重庆、武汉、沈阳、长春、大连和杭州等城市现正在筹建轻轨,但大多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的最终实施还需经过有关部门的反复论证和最后批准。在上述城市提出的修建轻轨设计方案中,除长春为旧式有轨电车系统改造型外,其余城市基本都是新建轻轨系统型。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第一条城市轻轨是上海的明珠线。()


正确答案:对

第2题:

简述我国保险市场现状


正确答案: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务持续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保险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保险密度: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反映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前景: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集约化、政府监督法制化、行业发展国际化

第3题:

论述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优化途径?


参考答案:

现状:
1)工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失调。在片面强调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城市工业单兵突进,导致比重过高,而且内部结构失调。其具体表现是“三多三少”;”三耗“工业多,节能工业少;传统工业多,新兴工业少,加工工业多,基础工业少。
2)第三产业滞后。产品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劳务,由此导致第三产业严重滞后。
3)产业同构严重。经济建设与产业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必然使城市经济走上各自为战、自成体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于是地无分南北、城市论大小,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优势突出的专业化部门少之又少。
优化:
1)选好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主要推动作用、有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部门。支柱产业应具备很强的产业关联度,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他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来判断,有较大的收入弹性和发展余地;它还应是结合本地综合资源特色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
2)改善投资结构。要建立一种投资主体与投资效益直接约束的体制,改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结构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内外资并进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提高技术投入的经济效益,使城市经济增长逐步从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提升型。
3)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技术革命层出不穷的今天,谁掌握了最新技术,谁就拥有政治、军事与经济上的主动权。城市经济师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精华所在,理应大力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改造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科学管理经验,使城市产业整体高度化。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普遍起步慢、水平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在第三产业中,代表新兴产业的金融、保险、咨询、房地产、服务等技术比重太少,有待提高。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使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得以实现。


第4题:

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方式的发展现状。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城市政府起着主导的作用。正因为有城市政府的财政信用,国内银行对轨道交通项目贷款的积极性较高,对项目建设中所需的资金,国内银行积极予以支持。银行主要对城市政府财政增长和土地收益进行考察,银行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相对工业项目要小,因此放贷积极性较高。特别是财力状况比较好的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项目本身建设资本金比例也较高,多家银行都积极争取给这些地铁项目贷款。正是由于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银行的积极投入,推动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同时各城市在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探讨采用BOT(建造-运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方式进行轨道交通建设的可行性。

第5题:

论述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正确答案: 1)工业比重过高,内部结构失调。在片面强调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城市工业单兵突进,导致比重过高,而且内部结构失调。其具体表现是“三多三少”;”三耗“工业多,节能工业少;传统工业多,新兴工业少,加工工业多,基础工业少。
2)第三产业滞后。产品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劳务,由此导致第三产业严重滞后。
3)产业同构严重。经济建设与产业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必然使城市经济走上各自为战、自成体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于是地无分南北、城市论大小,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优势突出的专业化部门少之又少。

第6题:

简述我国社区的护理现状。


正确答案: 1、缺乏社区护理的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
2、缺乏社区护理的专业人才
3、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
4、缺乏政府的有效政策、财政及其它方面的支持

第7题:

简述我国城市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


正确答案: (1)仲裁机构、公证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发展迅速,势头良好。
(2)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齐头并进,稳步发展。
(3)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发展步伐加快。

第8题:

简述我国城市应急体系的现状和不足。


参考答案:(1)管理体系条块分离已经打破,但未根本改变。
(2)危机预案空泛,应急联动困难重重。
(3)危机意识淡漠,资源调配缺乏计划。
(4)法制建设停滞不前。

第9题:

简述我国银行安全保卫的现状?


正确答案: (一)银行安全保卫体制。
按照国务院颁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的单位内部治安工作,以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国务院的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
(二)银行安全设施。
为进一步增强银行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提高抗拒风险和内部控制水平,各银行都注重安全防范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管理,基本建成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物防和技防体系。
(三)银行安全保卫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银行、公安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构成了银行安全保卫的有效“软件”,是打击银行犯罪的有力武器。

第10题:

简述城市轻轨发展的历史?


正确答案: 随着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广泛使用,许多有轨电车线路先后被拆除。据有关资料,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世界还剩下300多条有轨电车线路仍在运营。当时,原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一些城市对旧式有轨电车线路进行了改建,运营效果很好。后来,新型轻轨车辆研制成功,为现代轻轨系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早期的轻轨系统一般是直接对旧式有轨电车系统进行改建而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城市开始建造全新的现代轻轨系统。据统计,全世界现有400多个城市已先后建成轻轨系统。现代轻轨系统与旧式有轨电车系统相比,具有路权形式多样、行车速度快、乘坐舒适、噪声较低和车辆购置价格较高等特点。由于轻轨的技术比较成熟、工程造价较低以及多种技术标准并存又使其具有较强的因地制宜性,从20世纪80年代起,轻轨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首选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