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制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创制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是()。
A

伽利略

B

阿基米德

C

哥白尼

D

布鲁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提升我国深空测定轨能力,服务于嫦娥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上海将于2015年建 成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关于射电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电天文望远镜像雷达一样,向目标天体发射无线电波,观测所获得的天体反射信息
B.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天线面积越大,灵敏度越高
C.射电天文望远镜的镜筒、目镜和物镜比普通的光学望远镜更大更精密
D.射电天文望远镜的显著优点是不受大气层的干扰

答案:B
解析:
射电望远镜和雷达的工作方式不同,雷达是先发射无线电波再接收物体反射的回波,射电望远镜只是被动地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A错误。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不同,它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它由天线和接收系统等部分组 成,C错误。增大天线接收面积是提高其灵敏度的常用方法,B正确。射电望远镜所使用的波 段范围的无线电辐射,能不受大气层显著影响而能达到地面,但不可能完全不受干扰,D错误。

第2题:

创制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是()。

  • A、伽利略
  • B、阿基米德
  • C、哥白尼
  • D、布鲁诺

正确答案:A

第3题:

阅读材料,了解伽利略经典力学主要内容。
材料:伽利略,世界著名科学家,他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科学战士。1564年2月25日生于比萨,历史上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及“现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问题:根据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重难点:伽利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1632年伽利撰写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科学巨著出版后,立刻引起教会的恐慌,把伽利投入监狱。宗教裁判所在1633年宣布对伽利的判决:“我们判决你在宗教法庭监狱内服刑,刑期由我们掌握,为了有益于补赎,命令你在今后3年内,每周背诵7篇赎罪诗篇……”这一纸胡言,竟使伽利蒙冤300多年,至死都没有撤销判决,甚至死后还被禁止举行殡礼,不准葬入圣太克罗斯墓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宗教裁判所对伽利作了如此判决 我们应如何看待伽利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新课讲授】
1.背景:
教师提出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16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敢于发表见解、挑战教会的权威的学者
学生预设答案: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伽利介绍及成就
(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介绍伽利。
(2)成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得到下述结论:
①科学的研究方法:创立实验法和观察法。
②物理学:实验证明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
教师介绍自由落体实验:比萨斜塔实验。伽利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发现了物体下落的真正运动规律——自由落体定律。
【合作探究】
你认为伽利能够确定自由落体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 你有何启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结论。
教师总结:伽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教师引导:除了在力学上,伽利的成就还有哪些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得到答案是天文学。伽利是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3.意义:教师提出问题:伽利为什么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归纳小结】
教师活动提示线索,学生总结。
【作业】()
教学评价:这节课总体来说,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习本节内容时可先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引言文字,教师讲解后直接导入本节内容。本节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详得当、突出阶段成就。在学习物理学的重大成就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了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材中科学家的重要成就,应把重点放在这些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上。

第4题:

单选题
虽然月球是观察宇宙天体的理想场所,但在月球上不可能目视观测到(  )
A

流星

B

行星

C

恒星

D

彗星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流星是因为陨石从太空高速掉下来与空气摩擦生热着火发出的亮光,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此月球上不可能观测到流星。

第5题:

单选题
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证明并发展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A

雷伯

B

牛顿

C

开普勒

D

伽利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最大的优点是适合进行深空天体观测。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证明并发展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 A、雷伯
  • B、牛顿
  • C、开普勒
  • D、伽利略

正确答案:D

第8题:

伽利略,世界著名科学家,他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不屈不挠的科学战士。1564年2月25日生于比萨,历史上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及“现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 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休。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阅读材料,了解伽利略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

问题: 根据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能力。题干只给出了伽利略材料,并未对这一教学片段进行要求说明,因此,需要考生重点分析给定材料,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纵观给定材料,大致从伽利略的贡献、历史影响两个角度出发,另外,材料中还描述了伽利略为维护真理而不屈不挠的战斗,晚年受到罗马天主教的迫害,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是让学生学习这一科学精神。

第9题:

问答题
月球表面的特征如何?为什么说月球是最好的天文观测基地?

正确答案: 最明亮的部分是山脉和高原;黑暗(阴暗)部分是平原和低地;凸出隆起的部分是环形山。这就是月球表面的特征。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保持水分,因为水总是要蒸发为水汽,然后散逸到行星际空间。因此,月球上没有晨昏蒙影现象,没有风云变幻,不见雨露霜雪,也不会出现雷电和彩虹。总之,月球天空没有人们所熟悉的“天气”变化。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干扰,清晰度极佳,是天文观测的好基地。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

B

阿姆斯特朗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C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登月工程

D

美国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嫦娥一号”属于我国三期嫦娥计划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