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右乳房明显较对侧为大,表面皮

题目
单选题
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右乳房明显较对侧为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感到坚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A

急性乳腺炎

B

乳汁淤积

C

乳房后脓肿

D

炎性乳癌

E

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3岁女性,隆乳术后1天,感左乳房胀痛,症状逐渐加重,查体:左侧乳房较右侧略大、稍硬,双侧乳房压痛无明显差异,右侧乳房有轻度瘀斑,无明显发热,体温37℃,脉搏正常,最适合的诊断是

A、出血

B、感染

C、假体破裂

D、假体纤维包裹挛缩

E、免疫排斥反应


参考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性,30岁。6个月前产一男婴,现哺乳,诉右乳房肿痛,逐渐扩展至全乳房,无发热。检查:T37.2℃,右乳房明显比对侧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触及硬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A、急性乳腺炎

B、乳汁淤积

C、乳房后脓肿

D、炎性乳房癌

E、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参考答案:A

第3题:

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右乳房明显较对侧为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感到坚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

A、急性乳腺炎

B、乳汁淤积

C、乳房后脓肿

D、炎性乳癌

E、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参考答案:D

第4题:

女,29岁,哺乳期,右乳房肿痛2天,无发热,体检: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无波动感

1周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应进一步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
A.切开引流
B.抗生素治疗
C.物理治疗
D.单纯右乳房切除术
E.中药治疗

答案:A
解析:
1.根据患者为青年女性,哺乳期,表现右乳肿胀疼痛,查有压痛,可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2.根据患者青年女性,哺乳期,表现右乳肿胀、疼痛,查有压痛,首先考虑急性乳腺炎,治疗上应排空乳汁消除乳汁淤滞。
3.根据患者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体检:右乳房红肿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考虑脓肿形成,治疗原则宜切开引流。

第5题:

女,26岁,哺乳期患急性乳房炎,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扪及触痛的硬块,未查到脓肿,对患乳的正确护理是( )。

A.暂停哺乳

B.吸净乳汁

C.抬高乳房

D.切开引流

E.理疗及外敷药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第6题:

患者女性,30岁。6个月前产一男婴,现哺乳,诉右乳房肿痛,逐渐扩展至全乳房,无发热。查体:T 37.2℃,右乳房明显比对侧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触及硬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A、急性乳腺炎

B、乳汁淤积

C、乳房后脓肿

D、炎性乳腺癌

E、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参考答案:A

第7题:

患者,张某,女,26岁,哺乳期出现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发热,可扪及触痛的硬块,无波动感。对患乳的正确护理是

A、暂停哺乳,吸净积乳

B、抬高乳房

C、立即切开引流

D、理疗及外敷药物

E、热敷、理疗


参考答案:ABDE

第8题:

患者女,27岁。产后1个月,哺乳期,右侧乳房肿胀疼痛1天,并出现乳房硬块,伴寒战发热。考虑诊断为

A、乳痈

B、乳漏

C、乳癖

D、乳核

E、乳岩


参考答案:A

第9题:

女性,26岁,哺乳期患急性乳房炎,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扪及触痛的硬块,未查到脓肿,对患乳的正确护理是( )。

A.暂停哺乳

B.吸净乳汁

C.抬高乳房

D.切开引流

E.理疗及外敷药物


正确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第10题:

女,25岁,初产妇哺乳期,右乳房疼痛2天,体温39℃,局部有明显压痛,诊为急性乳腺炎,在诊断依据辩析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哺乳期局部疼痛
  • B、局部有明显压痛
  • C、体温高
  • D、好发于初产妇
  • E、因病人局部皮肤不红,表皮温度较对侧升高不明显,诊断不能肯定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