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金融风险的分类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金融风险的分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债务人)无法履约还款或不愿意履行债务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导致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意愿。客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经济能力。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具体表现为一种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生命活力所在。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类:
(1)市场流动性风险;
(2)现金风险。流动性风险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极度不流动。第二种是由于流动性资产构成的组合难以起到“缓冲器”的作用。第三种是不能以正常成本筹集资金。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的风险。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经营活动中的外汇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以外币计价的现金流的现值,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
(1)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在汇率变动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
(2)交易结算风险,即以约定外币交易时发生的风险;
(3)会计风险,即会计处理中因货币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同而承受的风险;
(4)存货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库存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包括信息系统、报告系统、内部风险监控系统失灵等因素形成的风险。
6.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7.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没有正确遵守法律条款,或因法律条款不完善、不严密而引致的风险。
8.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二)按金融风险其他特征分类
在按金融风险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可根据金融风险的不同特征、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分类。
1.按金融风险性质分类。金融风险按性质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属于个别事件,对其他经济主体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一般不会产生连锁反应。
2.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按主体可划分为:
(1)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机构是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在金融业务活动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集中地。
(2)企业金融风险。企业筹资有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更大,企业参与任何一次金融活动和交易过程都是有风险的。
(3)居民金融风险。居民在从事金融活动过程中,无论以债权人身份还是债务人身份出现,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4)国家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是国家作为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面临的风险。
3.按金融风险区域划分。金融风险按区域可划分为国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风险。
4.按金融风险层次划分。金融风险按层次可划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参与者,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主要产生于宏观经济因素,包括金融体系风险、外债风险、国家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实行不合适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产生的金融制度风险。
5.按金融风险业务机构划分。金融风险按风险结构可划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这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各种风险从内容和形式看是不相同的,但是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截然分开。
6.按金融风险程度划分。金融风险按风险程度可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金融风险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1)经济前景的复杂程度;
(2)可能遭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资金数额。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类风险()。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D.企业金融风险

E.法律风险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按照金融风险的成因分类,金融风险可分为()等。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系统性风险
E.非系统性风险

答案:A,B,C
解析:
按金融风险的成因分类,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按市场主体对风险的认知分类,金融风险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金融风险能否分散分类,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第3题:

金融风险是如何分类的?


参考答案:对金融风险可以从形态和特征分类。
(1)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还款或不愿还款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是指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出现了故障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或成本增加的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等,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等因没有遵守法律条款,或法律条款不完善而引致的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导致的经济主体的风险。
(2)按金融风险其他特征分类
按性质分类,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前者靠分散投资无法避免。
按主体分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居民、国家风险。
按层次分类,微观、宏观金融风险。
按业务结构分类,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外汇风险。
按程度分类,高度、中度、低度风险。

第4题:

简述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存在密切的关系,金融风险积累、国内突发事件、汇率政策和资本投机等,都可能引发或促使金融危机爆发。

第5题:

简述金融风险与一般风险的比较。


正确答案: 从金融风险的内涵看,其内容要比一般风险内容丰富得多。从金融风险的外延看,其范围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相对于一般风险:
(1)金融风险是资金借贷和资金经营的风险;
(2)金融风险具有收益与损失双重性;
(3)金融风险有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之分;
(4)金融风险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机制。

第6题:

简述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总的指导方针。


正确答案:(1)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是: 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 ②资本金严重不足部分金融机构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③成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问题相当严重; ④一些企业经营亏损不能按期偿还境外债务; ⑤相当多的金融机构缺乏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机制违规经营和金融犯罪时有发生等。 (2)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总的指导方针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及相关的基础法律、法规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活动切实加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总之就是要依法监管深化改革保持稳定引导发展。
(1)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是: 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 ②资本金严重不足,部分金融机构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③成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问题相当严重; ④一些企业经营亏损,不能按期偿还境外债务; ⑤相当多的金融机构缺乏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机制,违规经营和金融犯罪时有发生等。 (2)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总的指导方针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及相关的基础法律、法规,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机构、非法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活动,切实加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总之,就是要依法监管,深化改革,保持稳定,引导发展。

第7题:

简述金融风险的含义与要素 。


答案:
解析:
金融风险的含义:(1)金融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比如: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的可能性。(2)承受金融风险的主体:政府、法人和自然人说明:法人中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所承受的金融风险最为典型、多样和复杂。

金融风险的要素:第一,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从事了金融活动。第二,风险事故是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第三,损失的可能性是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8题:

金融风险提示原则不包括:( )

A.分类监测

B.分类评估

C.分级预警

D.分级协调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述金融风险的分类


正确答案: (一)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债务人)无法履约还款或不愿意履行债务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导致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意愿。客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经济能力。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具体表现为一种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生命活力所在。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类:
(1)市场流动性风险;
(2)现金风险。流动性风险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极度不流动。第二种是由于流动性资产构成的组合难以起到“缓冲器”的作用。第三种是不能以正常成本筹集资金。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的风险。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经营活动中的外汇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以外币计价的现金流的现值,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
(1)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在汇率变动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
(2)交易结算风险,即以约定外币交易时发生的风险;
(3)会计风险,即会计处理中因货币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同而承受的风险;
(4)存货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库存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包括信息系统、报告系统、内部风险监控系统失灵等因素形成的风险。
6.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7.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没有正确遵守法律条款,或因法律条款不完善、不严密而引致的风险。
8.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二)按金融风险其他特征分类
在按金融风险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可根据金融风险的不同特征、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分类。
1.按金融风险性质分类。金融风险按性质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属于个别事件,对其他经济主体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一般不会产生连锁反应。
2.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按主体可划分为:
(1)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机构是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在金融业务活动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集中地。
(2)企业金融风险。企业筹资有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更大,企业参与任何一次金融活动和交易过程都是有风险的。
(3)居民金融风险。居民在从事金融活动过程中,无论以债权人身份还是债务人身份出现,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4)国家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是国家作为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面临的风险。
3.按金融风险区域划分。金融风险按区域可划分为国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风险。
4.按金融风险层次划分。金融风险按层次可划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参与者,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主要产生于宏观经济因素,包括金融体系风险、外债风险、国家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实行不合适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产生的金融制度风险。
5.按金融风险业务机构划分。金融风险按风险结构可划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这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各种风险从内容和形式看是不相同的,但是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截然分开。
6.按金融风险程度划分。金融风险按风险程度可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金融风险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1)经济前景的复杂程度;
(2)可能遭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资金数额。

第10题:

简述金融风险的概念。


正确答案: 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