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kV屋内配电装置的电源引入线(即27.5kV进线间隔)应布置在分段母线的(),以减小母线中通过的电流。

题目
填空题
27.5kV屋内配电装置的电源引入线(即27.5kV进线间隔)应布置在分段母线的(),以减小母线中通过的电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钢铁公司自备电站建有2X60MW热电联产机组,分别以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接入厂内110kV配电装置,起备电源从厂内11OkV引接,出线间隔6个。
110kV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设专用旁路断路器,母线设备占用1个间隔,屋外采用软母线,屋内采用铝管母线,配电装置占地约2500m2,试问110kV配电装置的型式为()(假定母线端点即为配电装置的长度的端点)。
A.屋外普通中型; B.屋外半高型(田字形);
C.屋外半高型(品字形); D.屋内型。


答案:B
解析:
解答过程:
首先确定间隔数量,2进、1启备电源、6出、1母联、1旁路、1母线设备共12个间隔;
间隔宽度,屋外型一般为8m,屋内型一般为6.5m;
间隔长度,屋外普通中型约40m(《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中608页图10-34),屋外田字半高型约26.5m(《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中610页图10-37),屋外品字半高型约30.5m(《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中611页图10-38),屋内型约21m(《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618页图10~46);
计算:屋外普通中型占地约12X8X40=3840(m2),
屋外半高型(田字形布置)占地约12X8X26.5=2544(m2),
屋外半髙型(品字形布置)占地约12X8X30.5=2928(m2),
屋内型占地约12X8X21=2016(m2),故答案B正确。

第2题:

110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管型母线配双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内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 )。

A、屋内布置
B、屋外布置
C、双层布
D、中型布置

答案:C
解析:
配电装置布置

第3题:

在35kV以下、持续工作电流为4000A-8000A的屋内配电装置中,一般采用槽形母线。()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27.5kV母线失压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判明失压的原因;(2)按断路器自动跳闸后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3)将故障的馈电线断路器手动断开后,再恢复母线及其他馈电线的送电。

第5题:

配电装置内的母线排列顺序,一般靠()布置的母线为Ⅰ母,靠()布置的母线为Ⅱ母;双层布置的配电装置中,()的母线为Ⅰ母, ()的母线为Ⅱ母。


正确答案:变压器侧;线路侧;下层布置;上层布置

第6题:

某钢铁公司自备电站建有2X60MW热电联产机组,分别以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接入厂内110kV配电装置,起备电源从厂内11OkV引接,出线间隔6个。
110kV如采用屋外中型配电装置,以下答案中,()不是减少占地的措施。
A.采用管母线配电装里;
B.将主母线架构与中央门型架构合并成联合架构;
C.采用V型隔离开关;
D.将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抬高,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布置在母线的下方。


答案:D
解析:
解答过程:
A项采用管母线可压缩母线的相间距离,
B项也可缩小配电装置的纵向尺寸,
C项可将间隔宽度由8m缩为7.5m,
D项属半髙型配电装置的恃征,故选择答案D。

第7题:

为了限制220kV母线短路电流,500kV变电站中的220kV配电装置常采用()

A双母线双分段接线

B单母线分段接线

C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D内桥接线


A

第8题:

使用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时,应注意观察合闸电源回路所接直流电流表的变化情况,合闸操作后直流电流表应返回连续操作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后,应注意()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

(A)直流母线电压 (B)直流母线进线电流 (C)交流母线电压 (D)交流母线进线电流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既有母线引出线又有电力电缆引出线的成套式屋内配电装置应采用()布置方式。

  • A、靠墙式;
  • B、独立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27.5kV屋内配电装置的电源引入线(即27.5kV进线间隔)应布置在分段母线的(),以减小母线中通过的电流。


正确答案: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