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手足癣的临床类型。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手足癣的临床类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手足癣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手足癣可分为三型:1)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初起为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疱壁厚,可融合,瘙痒明显。水疱干涸后呈现脱屑。2)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皮损角质增厚,干燥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不痒,有皲裂时疼痛。3)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患处皮肤浸渍发白,表皮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糜烂面。有不同程度瘙痒。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简述手足癣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手足癣可分为三型:1)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初起为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疱壁厚,可融合,瘙痒明显。水疱干涸后呈现脱屑。2)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皮损角质增厚,干燥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不痒,有皲裂时疼痛。3)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患处皮肤浸渍发白,表皮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糜烂面。有不同程度瘙痒。

第3题:

试述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


正确答案:(1)白色浅表型(SWO):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白色混浊,甲板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2)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从一侧甲廓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混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3)近端甲下型(PSO):多通过甲小皮而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甲板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4)全甲毁损型(TDO):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后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甲床亦可增厚、脱屑。

第4题:

试述手足癣的临床类型。


正确答案:(1)水疱鳞屑型:多发生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瘙痒明显;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皮损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2)角化过度型:多发生于足跟、掌、跖部;局部多干燥,皮损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出血,皮损还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3)浸渍糜烂型:多发于指(趾)缝,尤以第3~4和4~5指(趾)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本病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其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5题:

试述钩体病的临床类型。


正确答案: 钩体病I临床分为:感染中毒型(又称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

第6题:

以下哪种类型的手足癣,寒冷季节最常见:()

  • A、水疱型手足癣
  • B、糜烂型手足癣
  • C、鳞屑角化型手足癣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C

第7题:

手足癣可分为()三种类型。


答案: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第8题:

试述毒蕈中毒的临床类型及治疗要点。


正确答案:
(1)毒蕈中毒的临床类型:各种毒蕈中毒早期均有吐泻症状,因所含毒素不一,引起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型、精神异常型、溶血型及肝坏死型5型。 (2)毒蕈中毒的治疗要点:用1:2000高锰酸钾液或5%鞣酸液或浓茶等反复洗胃,然后再灌入通用解毒剂或药用炭,最后灌入硫酸镁导泻。用阿托品治疗可解除毒蕈碱中毒症状。可用二巯丁二钠和二巯基丙磺酸钠等巯基解毒药治疗肝坏死型毒蕈中毒。对于有溶血、出血倾向、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及肝损害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