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孢子虫病的预防中不得当的措施是(  )。

题目
单选题
黏孢子虫病的预防中不得当的措施是(  )。
A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B

禁止全池播洒敌百虫

C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

D

发现病鱼和死鱼应及时捞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黏孢子虫病的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水体轮养

B、每亩用生石灰125kg杀灭淤泥中的孢子

C、放养鱼种前,用高锰酸钾500mg/kg浸洗30min

D、提高水温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寄生虫属于原虫的是()

A、三代虫

B、黏孢子虫

C、指环虫

D、血居吸虫


参考答案:B

第3题:

同时寄生于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黏孢子虫是( )

A.尾孢子虫

B.库道虫

C.角孢子虫

D.肌肉单囊虫

E.微山尾孢虫


正确答案:B解析:同时寄生于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黏孢子虫是库道虫。

第4题:

鱼类格留虫孢子极小(1~10μm),电镜下才能看到其内部结构,其属于()

A.球虫

B.微孢子虫

C.单孢子虫

D.黏孢子虫


参考答案:B

第5题:

对鱼类危害大、危害种类最多的孢子虫是()

A.球虫

B.微孢子虫

C.单孢子虫

D.黏孢子虫


参考答案:D

第6题:

详述隐孢子虫病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1)免疫预防当给8~14日龄肉鸡经口或经气管接种卵囊后,可导致14~16日龄时黏膜的严重感染,不久之后机体可迅速地清除虫体,因此称隐孢子虫病为自限性感染疾病。当鸡体清除初次感染时,能检测出高滴度的抗贝氏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循环抗体,并显示有针对贝氏隐孢子虫抗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对于能否利用隐孢子虫抗原制作疫苗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2)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措施必须针对减少或预防卵囊的传播。隐孢子虫卵囊对很多环境因素和绝大多数消毒剂和防腐剂有着明显的抵抗力。绝大多数常规的水处理方法不能有效除去或杀死所有卵囊。卵囊在恶劣的环境中散播并存活较长时间。控制动物群的感染,目前最好的策略是迁移动物到清洁环境。对人类群体,寻求消毒程序将家庭和公共设施中人与
人之间的传播减至最小,有效处理娱乐和饮水的污染,卫生消毒64.2℃5min、72.4℃1min可使卵囊失活。

第7题:

具有极囊极丝的孢子虫包括黏孢子虫和()

A.球虫

B.微孢子虫

C.单孢子虫

D.黏孢子虫


参考答案:B

第8题:

对微孢子虫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原包括有奈氏微粒虫、米卡微粒虫、普尔微粒虫

B.传播途径一般是健康的虾蟹捕食病虾蟹而受感染

C.微孢子虫主要侵害对虾的横纹肌

D.患微孢子虫病的海蟹肌肉发红

E.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预防


正确答案:D

第9题:

球虫和()整个生活史中只需1个宿主

A.球虫

B.微孢子虫

C.单孢子虫

D.黏孢子虫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对虾感染部位白浊不透明且失去弹性,取病变部位镜检,发现孢子或孢子母细胞,基本可确诊其受到()侵袭

  • A、球虫
  • B、微孢子虫
  • C、单孢子虫
  • D、黏孢子虫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