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执行。

题目
单选题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执行。
A

监狱

B

看守所

C

公安机关

D

人民法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正确答案:C
依据《刑法》第38条和第69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所以AB选项的内容本身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司工同酬。所以C选项内容本身是错误的。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的是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执行内容。根据《刑法》第41条的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所以D选项不选。

第2题:

第 68 题 对哪些犯罪分子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CD
《刑法》第38条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76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85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第3题:

管制刑有如下特点:()。

A、不关押犯罪分子

B、由公安机关决定

C、由公安机关执行

D、由群众监督

E、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


参考答案:ACDE

第4题:

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管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
C.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剥夺其人身自由
D.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E.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等权利

答案:A,C
解析:
(1)选项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请执行机关批准(经批准可以离开);(2)选项C: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并非剥夺其人身自由,而是“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

第5题:

对哪些犯罪分子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A,C,D
解析:
《刑法》第38条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第76.条规定: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85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第6题:

依据法律规定,关于管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管制由基层组织负责执行

B.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同工同酬

D.管制的最长期限为3年


正确答案:A
《刑法》第38条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39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

第7题:

简述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案:
解析: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接受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请执行机关批准; (6)遵守人民法院的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禁止令。

第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不得行使选举权

B.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

C.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被假释的假释期间可以担任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

D.被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最长可达3年


正确答案:D
【考点】管制
【解析】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A错误。注意比较刑法第39条与54条的区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行于主刑执行期间,故B错误;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被假释的,假释期间应当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故不得行使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担任领导职务的政治权利。C错误。被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当与管制刑期相同。数罪并罚中,管制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9题:

关于管制的正确说法是(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问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管制的执行机关是监狱或者拘役所
D.管制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答案:A
解析:
【精解】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那么其在服刑期间享育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管制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故选A项。

第10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下列有关禁止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被宣布禁止令的犯罪分子,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B.被宣布禁止令的犯罪分子,可禁止其进入夜总会、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
C.被判处管制3个月的犯罪分子,可同时宣布执行2个月的禁止令
D.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答案:C
解析:
选项C: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与管制执行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的期限,但不得少于3个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