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甲公司20×7年1月1日发生的资产交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交换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以账面价值计量B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C甲公司应采用成本法对丙公司进行后续计量D甲公司应采用权益法对丙公司进行后续计量

题目
多选题
关于甲公司20×7年1月1日发生的资产交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该交换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以账面价值计量

B

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

C

甲公司应采用成本法对丙公司进行后续计量

D

甲公司应采用权益法对丙公司进行后续计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换入资产,交换前后均作为存货核算。以下影响甲公司换人存货入账价值的项目有( )。

A.乙公司支付的少量补价

B.乙公司换出存货的账面价值

C.甲公司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

D.甲公司换出存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AC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再加上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的,因此选项AC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Ⅰ应收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Ⅱ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Ⅲ甲公司以420万元的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与乙公司公允价值为400万元的无形资产进行交换,乙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该事项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Ⅳ丙公司以公允价值75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补价25万元

A.Ⅰ、Ⅲ、Ⅳ
B.Ⅰ、Ⅱ、Ⅳ
C.Ⅱ、Ⅲ、Ⅳ
D.Ⅰ、Ⅱ、Ⅲ、

答案:A
解析:
Ⅰ、Ⅲ两项,应收账款和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Ⅳ项,补价25万元占比总的交换金额100万元,刚好等于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3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对持有的各项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按照成本计量

B.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C.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对丙公司的债权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E.对庚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正确答案:CD
解析: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对戊公司的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庚公司的投资不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因此不能采用权益法。

第4题:

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交换双方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情况下,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B.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C.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D.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资产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答案:C,D
解析: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采用账面价值计量。因此选项 AB不正确,选项CD正确。

第5题:

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具体为:子公司乙对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房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子公司丙对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土地使用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剩余15年期限分期摊销并计入损益,子公司丁出租的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照仍可使用年限10年计提折旧,子公司戊对在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各子公司投资性地产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符合投资性房产的后续计量统一为成本模式,同时统一有关资产折旧的年限
B.子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均应按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即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并考虑折旧或推销,折旧或摊销年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C.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他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D.区分在用投资性房地产与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在用投资性房地产统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在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答案:B
解析:
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统一要求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第6题: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2015年9月真题]
Ⅰ.应收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Ⅱ.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Ⅲ.甲公司以420万元的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与乙公司公允价值为400万元的无形资产进行交换,乙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该事项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Ⅳ.丙公司以公允价值75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补价25万元
Ⅴ.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甲公司以持有乙公司100%的股权,与丙公司的股东交换其持有的丙公司60%的股权,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A.Ⅲ、Ⅳ、
B.Ⅱ、Ⅲ、Ⅳ、Ⅴ
C.Ⅰ、Ⅲ、Ⅳ、Ⅴ
D.Ⅰ、Ⅱ、Ⅲ、Ⅳ、Ⅴ

答案:C
解析:
Ⅰ、Ⅲ两项,应收账款和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Ⅳ项,补价25万元占比总的交换金额100万元,刚好等于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Ⅴ项,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7题: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的非投资性主体,其持有其他企业股权或权益的情况如下:
(1)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并能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2)持有丙公司50%股权并能与丙公司的另一投资方共同控制丙公司;
(3)持有丁公司5%股权但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4)持有戊结构化主体的权益并能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持有其他企业股权或权益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B.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C.甲公司对丁公司的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D.甲公司对戊公司的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答案:A,C
解析:
甲公司持有丙公司50%股权,能够与其他企业共同控制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选项B不正确;甲公司持有戊公司结构化主体的权益,并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选项D不正确。

第8题:

甲公司2010年5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贷产变换,协议如下:

甲公司以一块土地使用权和产成品换入乙公司拥有的M公司40%的股权。甲公司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余额4000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1000万元,公允价值3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0万元;乙公司拥有M公司40%的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现金510万元,乙公司换入库存商品作为原材料核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时应确定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B.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应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C.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时,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E.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时不确认交易损益


正确答案:ACDE
解析: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以公允价值计量。

第9题:

(2018年)2×17年1月1日,甲公司发生的事项如下:(1)因业务模式改变,将某项债券投资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因不再出租,将某块土地由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以成本计量的无形资产;(3)执行新的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由以风险报酬转移变更为以控制权转移;(4)因增资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按权益法核算。下列各项中,甲公司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A.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由以风险报酬转移变更为以控制权转移
B.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按权益法核算
C.债券投资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以成本计量的无形资产

答案:A
解析:
选项B,若因达到重大影响改为权益法核算,则不属于相同交易或事项,若未达到重大影响改为权益法核算,则不符合准则规定,因此选项B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C和D为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均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第10题:

2×19年1月1日,甲公司发生的事项如下:(1)因业务模式改变,将某项债券投资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因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信息,将某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3)执行新的收入准则,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由以风险报酬转移变更为以控制权转移;(4)因增资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下列各项中,甲公司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A.债券投资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B.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C.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由以风险报酬转移变更为以控制权转移
D.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C
解析:
选项A,是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不属于相同交易或事项,属于新发生的事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