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

题目
单选题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此事,当晚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  )。
A

B

C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乙是古画收藏爱好者,得知甲有一祖传名画,经游说,甲决定将此名画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双方于某年7月3日签定了合同,乙当即付定金2万元,并约定8月5日交付画时,一并支付余款。不料,丙于7月17日向甲提出愿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该画,甲为多得收益,便将画卖给了丙,当即钱货两清。甲与乙的合同效力如何?()。

A.成立

B.不成立

C.效力待定

D.无效


参考答案:A

第2题:

乙是古画收藏爱好者,得知甲有一祖传名画,经游说,甲决定将此名画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双方于某年7月3日签定了合同,乙当即付定金2万元,并约定8月5日交付画时,一并支付余款。不料,丙于7月17日向甲提出愿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该画,甲为多得收益,便将画卖给了丙,当即钱货两清。甲返还乙的定金应按()。

A.原定金数

B.原定金数的双倍

C.原定金数的三倍

D.原定金数的四倍


参考答案:B

第3题: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意出更高价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此事后,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此时该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第4题:

甲将一幅名画出售给乙,并约定1个月后交付。丙知道甲出售名画后,愿出比乙更高的价格购买。甲便将该画卖给丙,并当场交付该画与丙,但丙未付款。在此种情况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有权要求丙将该画交付给自己,因为其与甲的买卖合同成立在先

B.乙有权要求甲交付该画,甲应当向丙请求返还该画,而丙亦应当返还

C.乙无权要求丙交付该画

D.乙无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C
C。本题考查合同的相对性问题。根据法学理论,合同是债权,债权具有相对性,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只能请求另一方当事人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而不能对抗第三人。

第5题:

甲将收藏的一件古董卖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3天交货,并收定金1万元,乙听说此事后,哄甲8岁的儿子将古董从家中取出交给他。现对该古董所有权的归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已取得古董的占有,可认为甲已履行合同,所有权归乙

B.所有权仍属于甲

C.甲又卖给丙的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无效,所有权属于乙

D.因对丙的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期限较早,故应属于丙


正确答案:B
[考点]动产所有权转让
[答案及解析] B。本题中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动产,而动产所有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为交付。《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甲、乙并未约定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故在交货前,古董的所有权仍归甲所有,甲有权将古董以更高的价卖给丙。乙采用哄甲8岁的儿子将古董交给他的手段取得对古董的占有,是不合法的,不能取得古董的所有权。交货前古董的所有权仍属于甲。故B项正确。

第6题:

乙是古画收藏爱好者,得知甲有一祖传名画,经游说,甲决定将此名画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双方于某年7月3日签定了合同,乙当即付定金2万元,并约定8月5日交付画时,一并支付余款。不料,丙于7月17日向甲提出愿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该画,甲为多得收益,便将画卖给了丙,当即钱货两清。该画的所有权现属于()。

A.乙

B.丙

C.甲

D.乙丙共有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各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此事,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三。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考点】物权的公示;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
【详解】根据《物权法》第23条和《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我国对于动产所有权的移转以交付为生效要件。对于交付的理解是,首先交付必须基于权利人的意思,如果权利人没有使受让人取得某动产物权的意思,而受让人自行占有该动产的,不构成现实交付。选项B中,乙虽付款,但是甲并未交付名画于他。因此乙并未获得名画所有权。选项C中,虽然甲和丙对名画的买卖已经达成一致,但是由于没有交付从而导致丙无法取得该画的所有权。选项I)中,虽然丁实际占有了该画,但是并非基于甲的交付,丁也无法获得该画的所有权。因此,正确答案应当是A。

第8题:

甲将收藏的一件占董卖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3天交货,并收定金1万元,乙听说此事后,哄甲8岁儿子将古董从家中取出交给他。现对该古董所有权的归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已取得古董的占有,可认为甲已履行合同,所有权归乙

B.所有权仍属于甲

C.甲又卖给丙的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无效,所有权属于乙

D.因对丙的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期限较早,故应属于丙


正确答案:B
「考点」物权的取得原因
「解析」本题中甲之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交付古董的行为无效,古董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故仍属甲所有。乙非法占有古董的行为侵犯了甲的所有权。故A错,B正确。甲一物二卖的行为有违诚信,但其作为所有权人有处分权,其与丙的买卖行为有效,故C错。债是平等的,不因订立时间或履行时间在先而产生优先效力,故D错。

第9题:

甲的一件古董卖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3天交货,并收定金1万元,乙听说此事后,哄甲8岁儿子将古董从家中取出交给他。现对该古董所有权的归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所有权仍属于甲

B.乙已取得古董的占有,可认为甲已履行合同,所有权归乙

C.甲又卖给丙的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无效,所有权属于乙

D.因对丙的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期限较早,故应属于丙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 5 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 此事,诱使甲 8 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因为该名画尚未交付给乙,也未交付给丙,所以乙和丙不享有所有权。至于该画最后被甲的儿子取出给了乙,乙也不能因此而取得该画的所有权,因为乙受让的时候不是善意的,而且甲的儿子属于无民事行为人,其行为无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