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幅图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

题目
单选题
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幅图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与现有宇宙理论假说的不同之处,科学家据此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①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②太空探测器具有复原宇宙演变历史的思维机能③认识正确与否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④理论假说会把人类的认识活动引向歧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宇宙膨胀理论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正确性

B.宇宙膨胀如果是事实,那便证明了它过去是聚合状态

C.微波背景辐射现象证明了宇宙膨胀理论的正确性

D.微波背景辐射呈低温状态,可见是大爆炸的遗迹


正确答案:C
【答案】C。解析:“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它只能证明大爆炸理论,不能证明宇宙膨胀理论。

第2题:

2014年11月,(  )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在彗星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A.欧洲航天局

B.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C.中国国家航天局

D.意大利航天局

答案:A
解析:
经过十年的飞行,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一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故本题答案选A。

第3题: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的工具有()。

A.背景图

B.顶层数据流程图

C.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D.中层次数据流程图

E.数据流程图的设计


正确答案:ABCE

第4题:

天文学家们首要基于宇宙微波布景辐射探测器WMAP的数据确定了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比例大致为()比1。

  • A、小于0.1
  • B、0.3
  • C、1
  • D、大于2

正确答案:B

第5题:

荷兰画家梵高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了著名的绘画作品《星空》。这幅画作中的“漩涡”引起了人们长期的争论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漩涡”是梵高当时脆弱心理状态的延伸和表
现。欧洲航天局近日发布了一幅根据“普朗克”卫星探测绘制的星空图,神奇的是,这幅图与《星空》有惊人的相似
之处。有艺术家认为,自然的星空正是梵高创作的灵感来源。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除了哪项均能支持上述艺术家的观点?

A.梵高的创作灵感一般均有明显的现实来源
B.《星空》的创作年代要远早与卫星绘制星空图的年代
C.梵高具有超越常人的视觉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
D.卫星绘制的星空图和《星空》的画面大体是一致的

答案:B
解析:
题中的论点是星空是梵高的灵感来源,A,C,D均能够支持,题中选择不能支持的选项,B项中时间与论点无
关,属于无关项,故选择B。

第6题: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宇宙膨胀理论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正确性

B.宇宙膨胀如果是事实,那便证明它过去是聚合状态

C.微波背景辐射现象证明了宇宙膨胀理论的正确性

D.微波背景辐射呈低温状态,可见是大爆炸的遗迹


正确答案:C
A项表述从第一段可以推出,论述宇宙大爆炸学说正确的第一个论据即宇宙膨胀理论。B项表述可以从第二段推出,“如果宇宙正在膨胀,它在过去必定比较小(这也是蕴涵在膨胀观念中的逻辑结论)。如果能倒放这部“宇宙影片”,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星系在遥远的过去是聚合在一起的”。C项表述属于混淆概念,因为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正确性,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首先第一、二段论述第一个原因,即宇宙膨胀理论提供的证据。其次,通过第三段的“微波背景辐射现象”来论证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正确性,而并非“宇宙膨胀理论”。D项表述可以从第三段推出,“只能将微波背景辐射解释为这是宇宙原初阶段(大爆炸阶段)的直接遗迹,把它看作为宇宙诞生时灼热火焰的余辉,是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所具有的。”

第7题:

荷兰画家梵高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了著名的绘画作品《星空》。这幅画中的“漩涡”引起了人们长期的争论。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漩涡”是梵高当时脆弱心理状态的延伸和表现。欧洲航天局近日发表里一幅根据“普朗克”卫
星探测数据绘制的星空图,神奇的是,这幅图与《星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有艺术家指出,自然的星空正是梵高创
作的灵感来源。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除了哪项均能支持上述艺术家的观点?

《星空》的创作年代要远早于卫星绘制星空图的年代
B.梵高的创作灵感一般均有明显的现实来源
C.梵高具有超越常人的视觉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
D.卫星绘制的星空图和《星空》的画面大体是一致的

答案:B
解析:
A是补充的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属于肯定前提,C、D项补充新的正向论据,属于加强论据,B属于无关选
项,因为一般有现实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属于无关选项。

第8题:

请教欧洲航天局普朗克望远镜绘制宇宙全图原理是什么?

欧洲航天局普朗克望远镜绘制宇宙全图原理是什么?我看欧洲航天局的示意模型没看懂


不同颜色表示太空物质温度和密度的微小差异,宇宙全景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来自宇宙出生时期,温度大概只有几K,好像宇宙也就这个温度吧。该图并不是可见光波段,所以和我们平常所见不同,而且经过技术处理,属于假彩色。至于为啥是个椭圆,因为这是把天球展开。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6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研究宇宙大爆炸、造价7000万欧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发回首批宇宙全景图。望远镜去年开始在地球轨道上扫描宇宙全景,探测宇宙微波中的辐射光谱,仅半年时间,拼凑出宇宙全貌。

图片中央白光部分,正是我们身处、由延绵数千光年的尘埃和气体群组成的银河系。不过若要一睹137万亿年前宇宙初生时的样貌,则仍有待科学家移除图片中银河系的光芒。

不同颜色表示太空物质温度和密度的微小差异,宇宙全景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来自宇宙出生时期,温度大概只有几K,好像宇宙也就这个温度吧。该图并不是可见光波段,所以和我们平常所见不同,而且经过技术处理,属于假彩色。至于为啥是个椭圆,因为这是把天球展开。

第9题:

()解决了牛顿力学和电磁理论不自洽。

  • A、宇宙微波辐射背景理论
  • B、量子理论
  • C、相对论
  • D、大爆炸理论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提出了宇宙微波辐射背景的预测。

  • A、1948年
  • B、1952年
  • C、1958年
  • D、1965年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