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
②④
①③
③④
第1题:
“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的正确的理解是()
第2题:
“()”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
第3题:
2005年12月22日《参考消息》报道:非洲大陆第一所孔子学院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于2005年12月19日正式揭牌。教育部近期宣布,将在2010年前,在全球建成100所孔子学院。材料表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第4题: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回答以下问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5题:
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见贤思齐”是我们崇尚的文化交流理念,因此在文化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我们()
第6题:
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这段文字是针对文章中哪一个事例所生发的议论?强调“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谁?
第7题:
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②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第8题:
在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中,我们要() ①将国外的一切文化传统都吸收过来 ②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③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努力做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第9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
第10题: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