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6.7

题目
单选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6.7kPa(50mmHg),PaCO6.7kPa(50mmHg)。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为锻炼呼吸肌力和耐力,此例患者可以选择()
A

吸气阻力锻炼

B

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支持

C

间歇正压呼吸支持

D

呼气末正压呼吸支持

E

体外负压呼吸支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男性,72岁。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10年余,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活动后气急明显,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6.7kPa),PaCO250mmHg(6.7kPa)。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训练和改变呼吸方式,应选择()
A

腹式呼吸

B

深而慢呼吸

C

缩唇呼气

D

不用胸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E

以上4点综合运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6.7kPa),PaCO250mmHg(6.7kPa)。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为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生命质量,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A

应用长期家庭氧疗

B

应用阿米替林,提高PaO2

C

应用降肺动脉压药物

D

应用间歇正压通气

E

应用膈肌起搏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6.7kPa(50mmHg),PaCO6.7kPa(50mmHg)。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为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生命质量,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 A、应用长期家庭氧疗
  • B、应用阿米脱林,提高PaO
  • C、应用降肺动脉压药物
  • D、应用间歇正压通气
  • E、应用膈肌起搏器

正确答案:A

第4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6.7kPa(50mmHg),PaCO6.7kPa(50mmHg)。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为改善气急,需要训练和改变呼吸方式,应选择()

  • A、腹式呼吸
  • B、深而慢呼吸
  • C、缩唇呼气
  • D、不用胸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 E、以上四点综合运用

正确答案:E

第5题:

男性,72岁。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10年余,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活动后气急明显,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6.7kPa),PaCO250mmHg(6.7kPa)。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为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生活质量,首选治疗是()。

  • A、应用长期家庭氧疗
  • B、茶碱缓释或控释片
  • C、抗胆碱药
  • D、应用间歇正压通气
  • E、应用膈肌起搏器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6.7kPa(50mmHg),PaCO26.7kPa(50mmHg)。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 为锻炼呼吸肌力和耐力,此例患者可以选择()

  • A、吸气阻力锻炼
  • B、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支持
  • C、间歇正压呼吸支持
  • D、呼气末正压呼吸支持
  • E、体外负压呼吸支持

正确答案:A

第7题:

男性,72岁。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10年余,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活动后气急明显,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6.7kPa),PaCO250mmHg(6.7kPa)。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训练和改变呼吸方式,应选择()

  • A、腹式呼吸
  • B、深而慢呼吸
  • C、缩唇呼气
  • D、不用胸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 E、以上4点综合运用

正确答案:E

第8题:

男性,7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近10年,曾因呼吸衰竭抢救2次。目前,动则气急,不吸氧时动脉血气分析PaO50mmHg(6.7kPa),PaCO50mmHg(6.7kPa),正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呼吸康复治疗

为改善气急,需要训练和改变呼吸方式,应选择
A.腹式呼吸
B.深而慢呼吸
C.缩唇呼气
D.不用胸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E.以上4点综合运用

答案:E
解析:
1.肺气肿患者呼吸肌营养不良和疲劳以及胸廓几何形态改变,使呼吸肌处于不利于发挥效能的位置,是导致通气不足和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只有通过附加吸气阻力锻炼装置,增加吸气肌力才能逐步改善呼吸肌功能。
3.其他机械性呼吸支持(呼吸机)只作为暂时性替代与辅助治疗,不适用于康复,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呼吸肌失用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