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属于汉武帝强国举措的有(  )。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汉武帝强国举措的有(  )。
A

派大将蒙恬打击匈奴,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

B

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开辟了丝绸之路

C

把包括西藏在内的西域地区直接控制在中央政权之下

D

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教授五经,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E

实行郡县制度,奠定了之后2000多年的封建国家框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一樽还酹江月”中的“酹”的含义是什么?(  )
A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B

水酒

C

酒杯

D

渡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一尊还酹江月,意思是把一杯酒洒进江中,以酹江中之明月。说是江月,其实是祭奠英雄豪杰随时间流逝而去者。

第2题:

多选题
苏州拙政园中建筑命名与荷花有关联的有(  )。
A

秫香馆

B

远香堂

C

芙蓉榭

D

与谁同坐轩

E

留听阁


正确答案: C,D
解析:
B项,远香堂曲子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项,芙蓉榭取名因为榭旁水上芙蓉出,芙蓉意指荷花。E项,留听阁取名“留听”,是源于李商隐诗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A项,秫香馆的“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D项,与谁同坐轩因苏东坡的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而得名。

第3题:

多选题
长城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以下关于长城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城修筑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B

长城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农牧业生产和经济文化事业起过积极作用

C

长城对我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

修筑长城的历史中,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远超过汉族统治朝代

E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长城修筑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 B,C
解析:
D项,修筑长城的历史中,汉族统治的朝代超过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修筑长城有三次大规模,分别是秦朝、汉朝和明朝,都是汉族统治的朝代。

第4题:

单选题
我国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在(   )年。
A

1984

B

1985

C

1986

D

1988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以下对硬山顶描述正确的有(  )。
A

屋面两面坡,坡两侧伸出山墙以外

B

两侧以砖石承重

C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D

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

E

两侧以柱子承重


正确答案: C,E
解析: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常用于我国民间居住建筑中。

第6题:

单选题
道教供奉的水神是()。
A

文昌帝君

B

天妃娘娘

C

真武大帝

D

王母娘娘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7题:

多选题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旅游会议,会议提出采用“游客”这一总体概念,并将其划分为(  )几类。
A

旅游者

B

长途游览者

C

短程游览者

D

短途旅行者

E

游人


正确答案: D,E
解析: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旅游会议,会议提出采用“游客”(Visitor)这一总体概念,并将其划分为旅游者与短程游览者两类。其中,短程游览者指当日往返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逗留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旅行者)。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和现存最高的古代砖塔分别是(  )。
A

应县木塔和西安大雁塔

B

西安小雁塔和少林寺塔

C

应县木塔和开元寺塔

D

开元寺塔和少林寺塔


正确答案: C
解析: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惟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塔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也是全世界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将其誉为“中华第一塔”。

第9题:

问答题
列举我国古时的全套标准量器。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全套量器根据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的古制设计。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多选题
中国古典园林(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髓。
A

源于自然

B

师法自然

C

表现自然

D

融于自然

E

顺应自然


正确答案: D,C
解析: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有:①造园艺术,“师法自然”,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②分隔空间,融于自然,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力求从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③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又与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④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