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分子筛纯化器进水,在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为防止分子筛纯化器进水,在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子筛吸附器的切换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分子筛吸附器在切换时,首先要进行均压。由于均压管道在出口处,在均压过程中如果均压阀开得过快,势必造成空气量有大的波动,而影响空分的稳定生产;如果均压阀开得过慢,将会延长分子筛的使用时间,对吸附效果不利。在卸压时,如果卸压过快,由于泄压阀在分子筛床层下面,分子筛下部的压力卸得过快,而分子筛床层上面的压力必须通过分子筛床层才能卸掉压力。其压差越大,对床层的压力也将大大增加,这将对分子筛床层的安全不利。

第2题:

为什么分子筛纯化器采用双层床?


正确答案: 分子筛双层床是指在纯化器的空气进口处,先装填一定量的活性氧化铝,其上再加装一层分子筛。分子筛纯化器首先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吸附水分后,势必影响对二氧化碳分子的吸附,活性氧化铝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空气,吸附容量比较大,但是随着空气含水量的减少,吸附容量下降很快,而分子筛即使在含水量很低的情况下,同样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铝胶解吸水分很容易,可降低再生温度;他对水分的吸附热也比分子筛小,使空气温升小,有利于后部分子筛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铝胶还具有抗酸性,对分子筛起到保护作用,活性氧化铝颗粒较大,且坚硬,机械强度高,吸水不龟裂、粉化,同时活性氧化铝层处于加工空气入口处,还可以起到均匀分配空气的作用,基于这些特点,有的纯化器采用双层床结构,可延长纯化器的使用时间。

第3题:

分子筛吸附净化流程的空分设备在启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在启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次使用的分子筛要进行一次活化再生,目的是清除运输和充填过程吸附的水份和二氧化碳。活化的温度一般应高于200℃,低于250℃。当出口温度达到80℃时就可以冷吹。活化时间不少于两个切换周期。
2)分子筛吸附器启动时充气升压过程要缓慢,放空阀关小时要谨慎,防止因压力波动而破坏床层内的分子筛。
3)需要启动两台膨胀机,要全开增压机的出口回流阀,将先运转的膨胀机的压力降下来,然后两台膨胀机同时加负荷,防止后启动的增压机发生喘振。
4)注意主换热器中部温度的控制:A.控制单元间的中部温差,一般不大于3~5℃。B.中部温度不宜过低,冷量不要过多集中在主换热器,造成热端温差增大。在冷端温度达到空气液化温度后,冷量应向精馏系统转移,使精馏系统充分冷却,尽快积累液体,建立精馏工况。
5)注意空气冷却塔的工作,确保预冷后的空气温度达到设计要求,要防止压力和水位波动,以免空气带水,影响分子筛的性能。

第4题:

小型空分设备改用分子筛纯化器净化空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实践证明,将碱洗塔-干燥器清除二氧化碳、水分的旧净化流程改为用分子筛纯化器净化空气是完全必要的。在改用分子筛纯化器时,对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1)应特别注意空气压缩末级冷却器的冷却效果。由于空气经末级冷却器后直接进入分子筛纯化器,末级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对分子筛纯化器的工作温度有直接影响。分子筛工作温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差。同时,温度越高,空气中含水量也越多。例如,当空气压力为2.2MPa,温度为40℃时,其饱和含水量为2.31g/m3;30℃时则为1.38g/m3;20℃时降为0.79g/m3。纯化器工作温度越高,工作周期就越短。如果纯化器工作温度过高,两台纯化器就有可能来不及倒换。因此,当末级冷却器效果差时,需设法改进,也可另增设一台冷却器与之串联。如果原用冷却水温度高,可考虑改用深井水冷却。
2)应设法降低进热交换器前(即出分子筛纯化器后)空气的温度。由于分子筛吸附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时产生吸附热,出纯化器时的空气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切换后最初的10~40min,出口温度上升的幅度最大,空气进、出吸附器温度的最大差值可达16~17℃。如不设法降温,势必使进热交换器前的空气温度上升,影响分馏塔的工作。因此,在纯化器后可增设一台冷却器。该冷却器可用铜管,也可用钢管制作,浸于流动的水槽内即可。
3)防止分子筛粉末。应设法过滤掉分子筛粉末,以免被带进分馏塔,否则将会破坏精馏塔的工作。为此,需在空气出纯化器的冷却器之后、进热交换器之前,设置一个粉末过滤器。该过滤器可用二氧化碳过滤器的陶瓷管改制。
4)应预先除油。尽可能将压缩空气中的机油在进纯化器之前,预先吹除和过滤掉,以免分子筛被油污染后,降低其对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吸附效果。例如,在纯化器前面,可将两个油水分离器和一个棉纱滤油器串联使用。
5)应尽可能地采用球形5A分子筛作吸附剂。其优点是:受气流冲击时粉碎率小;在同体积内可装填的分子筛量多。例如在一台内径为φ480mm、筒体长1700mm,封头高165mm的吸附器内,可装填球形分子筛260kg;而装填条形分子筛时,只能装填190kg。
6)应制造结构合理的电加热炉。由于分子筛加热再生所需温度较高,如果电加热炉结构不合理,就会经常发生电炉筒体被烧穿,或电阻丝被烧断等事故。

第5题:

如何判断分子筛纯化系统发生进水事故?


正确答案:分子筛纯化器进水时,压力忽高忽低波动,吸附器阻力升高后曲线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冷吹后温度下降,出现平头锋,平头锋曲线距离越长,分子筛进水越多。

第6题:

怎样在纯化器内对分子筛进行活化处理?


正确答案: 对于新换上的没有经过活化的分子筛,还要在装置内先进行活化再生。具体的再生方法和步骤如下:
1)打开第一组纯化器的空气进、出口阁和第二组纯化器的氮气进、出口阀,关闭第一组纯化器的氮气进、出口阀和第二组纯化器的空气进、出口阀,
2)将空压机出口压力保持在最高允许压力,引人少量高压空气进入分馏塔(约350m3/h),经节流降压至0.05Mpa,全部经氮气出口管进人纯化器加热炉;
3)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为350~400℃,对第二组纯化器进行活化,当其出口管温度达150℃时可切断电源;
4)继续用空气冷吹,当加热炉出口温度降至约100℃时,停止供气,并打开夹套冷却水进口阀,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这样,已经再生好的这组纯化器(第二组纯化器)即可供分馏塔加温时使用。
5)当分馏塔开始加温时,再密切注意对另一组未经活化过的纯化器(第一组纯化器)的再生。初次再生的进口温度仍控制在3S0~400℃,并在出口温度达150℃时切断电源,然后吹冷至室温备用。
利用系统活化分子筛应注意以下问题:
1)空压机要保持最高允许压力,进纯化器前的空气温度应尽可能低,水分离器要及时给予吹除,以减少带入纯化器的水分;
2)通过纯化器的高压空气气量,应尽可能地少,多余的气量可在进纯化器前排放掉,而分馏塔的节流空气要全部引人加热炉;
3)开始使用的纯化器切换周期要缩短,当另一组再生好时就应切换,切换后就应立即再生,工作三昼夜后才可按正常切换;
4)纯化器再生前,要调整好仪表,使其自动控制的仪表动作灵敏、准确。

第7题:

为防止解吸塔产生液泛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加减负荷要稳,一般加负荷时先加氨水后加蒸汽;减负荷时先减蒸汽,后减氨水;
(2)防止PR-709大幅度波动;LIC706不要大幅度调节;
(3)LIC-703要稳定,不要大幅度波动;
(4)解吸负荷不得过低,否则喷淋密度过小易造成液泛;
(5)PIC711大幅度波动时应及时手控操作。

第8题:

为防止分子筛纯化器进水,在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空冷塔按操作规程操作,先通气待压力大于0.42MPa稳定后,再通水;
2、操作中不能突然增大或减少气量;
3、保证空冷塔水位,不能过高;
4、喷淋水量不能过大;
5、水质达至要求,降低进水温度,并减少水垢;

第9题:

为什么长期停车后,分子筛纯化器净化空气的效果显著降低?


正确答案: 用于净化空气的分子筛纯化器经长期停用之后,再行使用时会发现,其使用周期大大缩短。虽然加热用的氮气压力比正常操作时(停用前)高,加热时间长,加热氮气温度为300~320℃,但加热氮气出口温度仍达不到要求,只有80~90℃。经过切换使用,情况会逐渐好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主要原因是:在长期停车过程中,由于阀门关闭不严,有水分被分子筛吸附。再开车时,分子筛吸附性能降低,造成使用周期大大缩短。再生时温度加不高的原因也是因为分子筛吸湿,而要从分子筛驱逐所吸水分,需要消耗解吸及蒸发所需的热能所致。
解决办法是:
1)用外热源将分子筛加热至350~550℃进行活化,保温2h以上。这在条件较差的制氧站是很难做到的;
2)停车期间分子筛纯化器内充氮保压,以防分子筛吸湿;
3)选择合适的阀门,并在阀前加过滤网,以免分子筛粉末粘在阀顶、阀座上,影响阀门关闭后的气密性。

第10题:

分子筛纯化器的切换系统可能发生什么故障?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控制系统故障,程序出现错误。
处理方法:
①转入手动操作,如有备用控制器,转到备用控制器上;
②如手动操作无效,或无法实现手动操作,应停机检查处理。
(2)电磁阀故障,切换阀不能开或关。
处理方法:
①检查电源、气源是否正常,有问题要处理;
②无效时进行手动操作,并更换电磁阀。
(3)行程开关故障,切换程序中断。
处理方法:
①处理行程开关;
②行程开关损坏,予以更换。
(4)切换阀动作缓慢。处理方法:
①检查气源压力,压力低时,进行调节;
②机械卡阻,处理卡阻或加以润滑。
(5)切换阀门泄漏。处理方法:
①检查行程,如行程不足或过度,调节至正常位置;
②执行机构与阀杆联接松动,重新紧固;
③处理或更换阀门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