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题目
单选题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B

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C

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D

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E

肾上腺皮脂腺瘤,多为单侧性影像增强,可被地塞米松抑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正常和增生的肾上腺皮质,第二次显像被抑制,而腺瘤多为功能自主性,不被抑制而仍显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正确()
A

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B

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C

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D

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E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正常和增生的肾上腺皮质,第二次显像被抑制,而腺瘤多为功能自主性,不被抑制而仍显影。

第2题:

单选题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B

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C

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D

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E

肾上腺皮脂腺瘤,多为单侧性影像增强,可被地塞米松抑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正常和增生的肾上腺皮质,第二次显像被抑制,而腺瘤多为功能自主性,不被抑制而仍显影。

第3题: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 B、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 C、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 D、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 E、肾上腺皮脂腺瘤,多为单侧性影像增强,可被地塞米松抑制

正确答案:E

第4题:

下列哪项是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库欣综合征与库欣病鉴别最有意义的试验检查()

  • A、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B、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C、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
  • D、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正确答案:E

第5题: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正确()

  • A、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 B、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 C、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 D、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E

第6题:

肾上腺皮质腺瘤

A.皮质醇节律正常

B.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抑制

C.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抑制

D.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抑制


正确答案:D

第7题:

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与Cushing病,下列哪项实验检查最有意义

A.葡萄糖耐量试验

B.血皮质醇失去昼夜节律

C.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测试24小时尿中17羟类固醇


正确答案:D
19.答案[D]
解析:Cushing病的病因是垂体ACTH
分泌瘤(少数增生)引起的,ACTH对肾上腺
皮质的作用在组织学上是使肾上腺皮质增
生,在功能上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增多,
所以Cushing病是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
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瘤或腺癌是肿瘤
自身分泌皮质醇增多,肿瘤自主性分泌不依
赖于垂体ACTH,而且肿瘤分泌的大量皮质
醇经负反馈抑制垂体ACTH和下丘脑的
ACTH释放激素,血ACTH水平很低。虽
然临床上都是皮质醇增多引起的Cushing综
合征表现,发生的机制却不同。
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增高的尿或血中皮
质醇不能被明显抑制,是皮质醇增多症的确
诊试验,而使患者与正常人、各种肥胖等临床
情况区分开;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具有
病理诊断的意义,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
(2mg,每6小时1次,应用2天)通过负反馈
调节能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而使尿(或
血)皮质醇显著被抑制,抑制到50%以下,而
不能有效地抑制肾上腺肿瘤分泌皮质醇,尿
皮质醇抑制率不足50%,临床上可用来鉴别
Cushing病与肾上腺性(及异位ACTH分泌
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因此本题的正确
选择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