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题目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

60°,240°

B

120°,240°

C

60°,180°

D

90°,18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至少在约( )方向上各设置 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O°、 45°、 90°、 135 °、 225°、 270°、 315°
B.O°、 180°
C.O°、 270°
D.O°、 45 °、 225°、 270°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 )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 0°、 45°、 90°、 135°、180°、 225°、 270°、 315°
B. 0°、 180°
C. 0°、 90°、180°、 270°
D. 0°、 45°、 135 °、 225°、 315°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

A:0°、45°、225°、315°
B:0°、90°、180°、270°
C:0°、45°、90°、135°、180°、225°、270°、315°
D: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

答案:C
解析:
一级评价至少8个方向(0°、45°、90°、135°、18°、225°、270°、315°)上布点,二级评价至少4个方向(0°、90°、180°、270°)上布点,三级评价至少2个方向(0°、180°)上布点。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污染影响型项目,二级评价,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包括()

A.占地范围内只需设置1个表层样监测点
B.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C.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1个表层样监测点
D.最大落地浓度点必增设1个表层样监测点

答案:B,C
解析:

第5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其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可不包括()。

A: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B:各季的风向玫瑰图
C:1年的风向玫瑰图
D:20年以上的风向玫瑰图

答案:C
解析: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其中包括年风向玫瑰图,而C项“1年的风向玫瑰图”无多大实际意义。

第6题:

以下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监测布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B: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C: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D: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答案:B,C,D
解析:

第7题:

以下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监测布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B: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C: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D: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答案:A,B,C,D
解析:

第8题: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第9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60°,240°
B:120°,240°
C:60°,180°
D:90°,180°

答案:D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中4个点是在一周360°、每隔90°的4个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