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

题目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A

9个

B

10个

C

12个

D

15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 )个。
A.≥6
B.≥10
C.≥8
D.>10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以下各监测期大气现状监测点位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测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测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测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测点位不变
D:所有检测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答案:A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第3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答案:B
解析: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新建项目运营期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点位的有()。

A.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外侧
B.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C. 厂界
D. 预测的网格点

答案:A,C
解析: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 2个监测点。

第5题:

大气环境评价中的检测布点要求中的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个。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检测布点要求,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城市道路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是()。

A:至少设6个监测点
B:只设4个监测点
C:监测点数目根据当地城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的分布情况而定
D:监测点数目根据道路布局、车流量、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而定

答案:D
解析:
城市道路项目,可不受各级评价项目监测点设置数目限制,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第7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临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可利用临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C.若临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5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D.若临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3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答案:B
解析:
B 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为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①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②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③进行现场监测。监测布点要求: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类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本题为一级评价,综合上述内容,答案应选B。

第8题:

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 )个。
A.≥4
B.≥8
C.≥10
D.≥6


答案:D
解析:

第9题:

大气环境评价中的检测布点要求中的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个。

A.6 B.8 C. 10 D. 12


答案:C
解析:
检测布点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第10题:

某大气环境一级评价的新建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有其他在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该在建项目的数据来源应采用的资料或文件是()。

A. 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B. 在线监测数据
C. 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D. 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答案:C
解析:
评价范围内在建和拟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己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改建、扩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和评价范围内拟被替代的污染源调查,可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依次优先使用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主验收报告、排污许可证数据、环评数据或补充污染源监测数据等。污染源监测数据应采用满负荷工况下的监测数据或者换算至满负荷工况下的排放数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