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公司生产和销售E、F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

题目
问答题
戊公司生产和销售E、F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2014年E产品实际产销量为368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7000小时,实际人工成本为16元/小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E产品单位标准成本资料二:F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件,2015年计划生产12000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72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为20%。资料三:戊公司接到F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2800件,订单价格为290元/件,要求2015年内完工。根据资料二,运用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戊公司生产和销售E、F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4年E产品实际销售量为3 68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7 000小时,实际人工成本为16元/小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图所示:

E产品单位标准成本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价格标准

35元/千克

15元/小时

10元/小时

用量标准

2千克/件

2小时/件

2小时/件

资料二:F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件,2015年计划生产12000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72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为20%。

资料三:戊公司接到F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2800件,订单价格290元/件,要求2015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4年E产品的下列指标:①单位标准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三,运用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量结果,作出是否接受D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15年F产品的目标利润为150000元,销售单价350元,假设不考虑消费税的影响。计算F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施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答案】

1.单位标准成本=35×2+15×2+10×2=12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保准工时×标准工资率=7000×16-3680×2×(15÷2)=568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000-3680×2)×(15÷2)=-27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6-15÷2)×7000=59500(元)。

2.全部费用加成定价法定F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200+720000÷12000)×(1+20%)÷(1-5%)=328.42(元)。

3.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定价

单位产品价格=200×(1+20%)÷(1-5%)=252.63(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290元高于252.62元,故应接受订单。

5.保本销售量×(350-200)-720000=0。

求得:保本销售量=720000÷(350-200)=4800(件)。

实际目标利润的销售量×(350-200)-720000=15000。

求得实际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5000+720000)÷(350-200)=4900(件)。

第2题:

某公司计划从甲、乙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年产销x件.已知产销两种产品的有关信息如下表:

其中q为常数,且3≤a≤5

1)若产销甲乙两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別为y1万元、y2万元,直接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产销两种产品的最大年利润

(3)为获得最大年利润,该公司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第3题:

根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等

B、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C、企业应当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D、本制度所称的产品,不包括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答案:D

第4题:

戊公司生产和销售E、F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4年E产品实际产销量为368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7000小时,实际人工成本为16元/小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E产品单位标准成本

资料二:F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件,2015年计划生产12000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72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为20%。
  资料三:戊公司接到F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2800件,订单价格为290元/件,要求2015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4年E产品的下列指标:①单位标准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三,运用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F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15年F产品的目标利润为150000元,销售单价为350元,假设不考虑消费税的影响。计算F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答案:
解析:
(1)单位标准成本=35×2+15×2+10×2=12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7000×16-3680×2×15=16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000-3680×2)×15=-54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6-15)×7000=7000(元)
  (2)单位产品价格
  =(200+720000/12000)×(1+20%)/(1-5%)
  =328.42(元)
  (3)单位产品价格
  =200×(1+20%)/(1-5%)=252.63(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290元高于252.63元,故应接受订单。
  (5)保本销售量×(350-200)-720000=0
  求得:保本销售量=720000/(350-200)=4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350-200)-720000=150000
  求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150000+720000)/(350-200)=5800(件)

第5题:

下列各项中,(  )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节约生产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
A.产品成本分析
B.产品销售分析
C.经营利润分析
D.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答案:A
解析:
产品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节约生产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产品成本分析可分为事前的成本预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分析和事后的成本总结分析。

第6题:

M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0元,该公司每年发生固定经营成本200000元,产销5000件产品,息税前利润为50000元。公司资本完全以权益资本筹集,共500000元。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追加投资400000元,同时会增加50000元固定经营成本,这将使单位变动成本降低10元,产销量提高2000件,同时为增加销售量需降低售价至95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0%。

要求:

(1)计算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并据此判断该公司应否实施此项扩充计划;

(2)计算扩充前后的经营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系数以及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1)单位变动成本=100-(50000+200000)/5000=50(元)
增加投资后年收益额=(95-40)×7000-250000=135000(元)
投资增加收益=135000-50000=85000(元)
该投资的投资收益率=85000/400000=21.2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0%,所以,应该投资。
(2)扩充前:
经营杠杆系数=5000×(100-50)/[5000×(100-50)-200000]=5
扩充后:
经营杠杆系数=7000×(95-40)/[7000×(95-40)-250000]=2.85
扩充后,经营杠杆系数减小,经营风险降低。

第7题: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营业外收支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答案:错
解析: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第8题:

ABC公司在计划期间内同时生产销售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为43040元。相关的产量、销售单价和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司的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保本销售额以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正确答案:

第9题:

华海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运营分析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9年甲产品实际产销量为4416件,预算产销量为480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8400小时,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8320元。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乙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2500件,2020年计划生产18000件,预计的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资料三:甲公司接到乙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4200件,订单价格为435元/件,要求2020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9年甲产品的下列指标:
①单位标准成本;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二,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乙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20年乙产品的目标利润为225000元,销售单价为525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金的影响。计算乙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答案:
解析:
(1)①单位标准成本=42×3+18×2.4+6×2.4+8×2.4=202.8(元)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88320-4416×2.4×8=3532.8(元)(U)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8320-4800×2.4×8=-3840(元)(F)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4800×2.4-8400)×8=24960(U)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400-4416×2.4)×8=-17587.2(F)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800×2.4-4416×2.4)×8=7372.8(U)
(2)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900000+180000)/18000](1+20%)/(1-5%)=454.74(元)
(3)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变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1+20%)/(1-5%)=378.95(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435元高于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378.95元,接受额外订单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形下增加边际贡献,即增加利润,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5)保本销售量=(900000+180000)/[525-(150+75+54+21)]=4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225000+(900000+180000)]/[525-(150+75+54+21)]=5800(件)。

第10题:

戊公司生产和销售E、F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4年E产品实际产销量为368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7000小时,实际人工成本为16元/小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F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0件,2015年计划生产12000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72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为20%。
资料三:戊公司接到F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2800件,订单价格为290元/件,要求2015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4年E产品的下列指标:①单位标准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
差异;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三,运用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F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15年F产品的目标利润为150000元,销售单价为350元,假设不考虑消费税的影响。计算F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答案:
解析:
(1)①单位标准成本=35×2+15×2+10×2=12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7000
×16-3680×2×15=1600(元)(超支)
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7000-3680×2)×15=-5400(元)(节约)
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16-15)×7000=7000
(元)(超支)
(2)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确定的F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200+720000/12000)
×(1+20%)/(1-5%)=328.42(元)
(3)变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确定的F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200×(1+20%)/
(1-5%)=252.63(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290元高于252.63元,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5)保本销售量×(350-200)-720000=0
求得:保本销售量=720000/(350-200)=4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350-200)-720000=150000
求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50000+720000)/(350-200)=5800(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