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11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1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A -0.5万元B 0.5万元C 2万元D 5万元

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11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1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A

-0.5万元

B

0.5万元

C

2万元

D

5万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存货的期末计量。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4)2×1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4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存成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4年12月31日 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5

B.-0.5

C.2

D.5


正确答案:A
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0-8)-1]+(0-2)+[(18-15)-1.5]=0.5(万元) 

第2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 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 较,2008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20万元, 可变现净值16万元;乙存货成本24万元,可变 现净值30万元;丙存货成本36万元,可变现净值30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 准备分别为2万元、4万元、3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8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1

B.4

C.1

D.10


正确答案:C
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16)+(36-30)-2-4-3=1(万元)。

第3题:

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并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 2005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5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5

B.-0.5

C.2

D.5


正确答案:A
解析: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0-8)-1)+(0-2)+[(18-15)- 1.5]=0.5(万元)。

第4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3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3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0.5
B.0.5
C.2
D.5

答案:B
解析:
201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0-8)+(18-15)=5(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2+1.5=4.5(万元),因此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5-4.5=0.5(万元)

第5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不可将不同品种的存货合并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2×19年12月31日,甲、乙两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万元;乙存货成本200万元,可变现净值260万元。甲、乙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两种存货,2×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
B.40
C.50
D.10

答案:B
解析: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甲存货减值40万元(120-80),乙存货不减值,因此共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

第6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2年12月31日,甲、乙、丙i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0万元,可变现净值60万元;乙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300万元;丙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

A.0

B.40

C.50

D.10


正确答案:C
【答案】C
【解析】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 (100 -60)+(160 -150) =50(万元)。

第7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2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2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5
B.0.5
C.2
D.5

答案:B
解析: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8)-1=1(万元);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4)202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第8题:

S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8年2月31日,A、B、C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6万元;B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22万元;C存货成本27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万元。A、B、C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 0、3万元、3万元。假定该公司只有这三种存货,则2008年木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 ( )万元。

A.6

B.3

C.10

D.7


正确答案:A
解析:200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18-16)+(27-23)=6(万元)

第9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2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2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A.-0.5万元
B.0.5万元
C.2万元
D.5万元

答案:B
解析: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4)202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第10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8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20万元,可变现净值16万元;乙存货成本24万元,可变现净值30万元;丙存货成本36万元,可变现净值30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
B.4
C.10
D.6

答案:C
解析: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16)+(36-30)=10(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