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因“腹痛、下痢”来诊。患者食用海鲜后,夜间出现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38岁,因“腹痛、下痢”来诊。患者食用海鲜后,夜间出现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昧。针刺治疗最适宜选用的穴位是()
A

天枢、血海、梁丘、合谷、中脘、神门、四强

B

天枢、合谷、梁丘、中脘、内关、涌泉、期门

C

天枢、巨虚、曲池、气海、大椎、足三里

D

阳陵泉、合谷、太冲、涌泉、阴陵泉、章门

E

天枢、血海、列缺、中极、阴陵泉、隐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虚寒痢下痢的特点是( )

A.下痢时发时止,夹有赤白黏冻

B.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

C.下痢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D.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

E.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


参考答案:D

第2题:

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的主要见症为

A.下痢赤白以赤为主,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黏冻,或纯白冻,腹痛,里急后重

C.下痢稀薄带有白冻,便下不爽,小腹隐痛

D.下痢鲜紫脓血,腹痛如绞,里急后重

E.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胶,脐下急痛


正确答案:A
A.

第3题:

病例摘要:卢某,男,27岁,未婚,自由职业。2015年7月9日初诊。患者2天前饮食不注意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现症: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腹部疼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痢疾。中医证型诊断:湿热痢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为主症,辨病为痢疾。现症见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腹部疼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痢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中医病证鉴别: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剂名称:芍药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芍药30g,当归15g,甘草6g,木香6g,槟榔6g,大黄9g,黄芩15g,黄连15g,肉桂Sg,金银花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患者男,38岁,因“腹痛、下痢”来诊。患者食用海鲜后,夜间出现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昧。可采用的治则是()

  • A、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 B、温中补肾,收涩固脱
  • C、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 D、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 E、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

  • A、里急后重
  • B、腹痛
  • C、下痢赤白脓血
  • D、痢下白冻
  • E、肛门灼热

正确答案:E

第6题:

虚寒痢下利的特点是

A.下利时发时止,夹有赤白黏冻

B.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

C.下利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D.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

E.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突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微黄,脉滑数。应辨证为

A、寒湿痢

B、疫毒痢

C、休息痢

D、阴虚痢

E、湿热痢


参考答案:E

第8题:

患者女,14岁。两天前因饮食不洁后出现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白芍汤

B、白头翁汤

C、驻车丸

D、葛根芩连汤

E、芍药汤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38岁,因“腹痛、下痢”来诊。患者食用海鲜后,夜间出现腹痛、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昧。可初步诊断该患者的证型是()

  • A、湿热痢
  • B、阴虚痢
  • C、虚寒痢
  • D、寒湿痢
  • E、疫毒痢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阴虚痢下痢的特点是()

  • A、下痢时发时止,夹有赤白黏冻
  • B、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
  • C、下痢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 D、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
  • E、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