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者宜选用的腧穴是()。A三阴交B太白C膈俞D水道E脾俞

题目
多选题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者宜选用的腧穴是()。
A

三阴交

B

太白

C

膈俞

D

水道

E

脾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证为脾虚湿蕴证;膈俞多用于血虚风燥证,水道多用于湿热浸淫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者宜选用的腧穴是

A、三阴交

B、太白

C、膈俞

D、水道

E、脾俞


参考答案:ABE

第2题:

丘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疤痕等多种损害为主,伴有纳呆、便溏,舌淡、苔腻,脉滑者宜选用的腧穴是

A、大椎

B、丰隆

C、风门

D、三阴交

E、脾俞


参考答案:ABDE

第3题:

月经提前,经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用 ( )

A.关元、血海、膈俞、肾俞、三阴交

B.关元、血海、肝俞、太溪、三阴交

C.关元、血海、太冲、期门、三阴交

D.关元、血海、行间、地机、三阴交

E.关元、血海、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正确答案:E
经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属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三阴交、血海、足三里。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应再配以脾俞、胃俞。故本题选E。

第4题:

痫病日久,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面色不华,胸闷痰多,或恶心欲呕,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弱。可诊断为( )。


正确答案:C

第5题:

病例摘要:高某,男,38岁,干部。2016年3月18日初诊。患者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月,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便溏,肢乏。查体:皮损潮红,丘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湿疮。中医证型诊断:脾虚湿滞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皮肤瘙痒反复发作,抓后糜烂渗出为主症,辨病为湿疮。现症见纳少,腹胀便溏,肢乏。查体:皮损潮红,丘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脾虚湿滞证。脾胃受损,失其健运,风湿热邪浸淫肌肤。中医病证鉴别: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限于接触部位,皮疹较单一,有水肿、水疱,边界清楚,祛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治法:健脾利湿止痒。方剂名称:除湿胃苓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苍术9g,白术9g,猪苓9g,茯苓9g,山药15g,生薏苡仁30g,车前草15g,泽泻15g,徐长卿3g,防风3g,厚朴6g,茵陈10g,陈皮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6题:

患者症见眼白和皮肤黄色晦暗,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腻,脉沉细或濡缓,针刺治疗可取下列哪些腧穴

A、脾俞

B、中脘

C、阴陵泉

D、足三里

E、至阳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阵发性瘙痒,遇风触冷瘙痒加剧,食欲不振,脉细弱,舌淡、苔白,宜选用的腧穴有

A、曲池

B、肾俞

C、血海

D、脾俞

E、膈俞


参考答案:ACDE

第8题:

患者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应为

A、心气虚

B、风湿袭表

C、脾胃虚寒

D、寒湿困脾

E、寒邪直中


参考答案:D

第9题:

寒湿腰痛的舌脉为

A、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B、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C、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D、舌淡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E、舌质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濡数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根据以下条件,回答 220~221 题:

A.白术散

B.真武汤

C.知柏地黄汤

D.导赤散

E.加味五淋散

第 220 题 孕前或孕期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咣白,皮薄而光亮;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质淡,苔白水滑,脉缓滑无力。治宜首选( )。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