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
A

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

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

“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53条第2款规定,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即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54条第3款规定,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C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55条第2款规定,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69条规定的“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等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据证明力的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

【此题估分】:0 分 【参考解析】:暂无


正确答案:
暂无

第2题:

下列关于证人证言的相关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所有了解案情的人所做的陈述都属于证人证言

B.因为年幼或者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不能作证

C.在侦查过程中的见证人不属于证人,其所作的陈述不是证人证言

D.经过刑讯、威胁引诱得来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正确答案:CD
【答案】:C、D
【详解】:《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 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证人证言是证人提供的其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但并非了解案情的人所做的陈述都属于证人证言,故A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B项中不能作证的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见证人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应办案人员的要求,对诉讼中的一些基本法律行为进行见证的人,见证人不是证人。故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故D项正确。

第3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证据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B.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C.原始证据的效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大于传来证据

D.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大于书证


正确答案:AB
根据《民诉证据规定》第77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2)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3)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4)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5)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因此AB正确,CD表述上不准确。

第4题:

关于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提供,鉴定意见可由单位出具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不能出具鉴定意见

  C.如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均应出庭

  D.证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其庭前证言仍可能作为证据;鉴定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均为自然人提供。《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选项B错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鉴定人员不但要求有完全行为能力,还要求有专业资质。据此可知,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而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也可能作为鉴定人,例如,某鉴定人是哑人但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做出鉴定意见。选项C错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三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据此可知,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证人等没有必要出庭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无须出庭。选项D正确。《刑诉解释》第七十八条规定,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经控辩双方质证、法庭查证属实的,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矛盾,证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其庭审证言;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证言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证言。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5题:

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

答案:A,C,D
解析:
【考点】证人证言【详解】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72条第2款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A选项说法正确,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应选。第55条第2款规定,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C选项应选。证明力,也称证据价值、证据力,它指的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证明能力,指的是证据资料可以被采用为证据的资格。“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D选项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第6题:

按照民事诉讼证据在立法上的分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下列哪些证据属于民事证据()?

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鉴定意见

D.勘验笔录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在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我国法定的民事证据种类?()

A.直接证据

B.B 区法院

C.证人证言

D.物证


正确答案:CD

第8题:

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经查证属实确属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下列哪些证据属于此类?
A.证人证言
B.被害人陈述
C.视听资料
D.书证


答案:A,B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3条,《刑诉解释》第 61条和《高检规则》第265条第1款规定,我国询证据排除规则主要针对的还是言词证据,并没有将用非法手段获得的实物证据概括在排除之列。

第10题:

关于证据采信规则表述正确的是()。

  • A、其他书证优于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
  • B、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 C、复制件、复制品优于原件、原物
  • D、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