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包产到户”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
围绕包产到户“可以”还是“不可以”
围绕“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
围绕“定产到组”姓“社”还是姓“资”
第1题:
第2题:
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姓“社”还是姓“资”。
第3题:
衡量政策正误的标准是
A.姓“资”还是姓“社”
B.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C.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第4题: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突出解决了()
第5题: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什么?
第6题: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强调()。
A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
B将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判定为姓“资”,不予吸收
C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
D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姓“资”,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7题:
改革开放过程中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是看是否坚持计划经济。
第8题: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9题:
贵州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的第一次大讨论内容是什么?()
第10题: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