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内容包括: ①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②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③检

题目
单选题
水泥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内容包括: ①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②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③检验水泥最小剂量要求; ④分别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⑤进行规定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⑥按含水量和干密度要求制备试件; ⑦根据强度标准,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 ⑧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在规定压实度下的干密度。 正确的设计步骤排序是()。
A

①⑧③④⑥⑤②⑦

B

①②⑧③④⑥⑤⑦

C

④①⑧⑥⑤②⑦③

D

④①②⑧③⑥⑤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路路面底基层为石灰稳定细粒士,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围绕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面基层施工中的相关试脸,请回答下列问题。3)进行石灰稳定土击实试验,以下不属于该次试验的计算和处理的内容有()


A.湿密度的计算
B.干密度的计算
C.级配的确定和计算
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答案:C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计算:(1)稳定材料湿密度计算。(2)稳定材料干密度计算。(3)制图。①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含水率—干密度曲线。曲线必须为凸形的,如试验点不是以连成完整的凸形曲线,则应该进行补充试验。②将试验各点采用二次曲线方法拟合曲线,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含水率及干密度即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于密度。(4)趟尺寸颗粒的校正。

第2题:

确定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3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答案:对
解析:
本题考查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所以答案为对。

第3题:

确定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作3个不同水泥剂量的击实试验,即( )。

A.最小剂量
B.中间剂量
C.最大剂量
D.最佳剂量

答案:A,B,C
解析:
确定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作3个不同水泥剂量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第4题:

以水泥稳定类材料为例,生产配合比设计技术内容应包括()。

A.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水泥稳定类材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技术要求。所以答案为ABCD.

第5题:

水泥稳定类进行混合料设计时需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5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对)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下列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稳定土在加入结合料后,应在30min内完成击实试验
B.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试验
C.试样超尺寸颗粒含量不超过10%时,不需要修正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D.击实试验是为得到压实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答案:A,B,C
解析:
被稳定土在加入结合料后,应在1h内完成击实试验;击实试验分甲、乙、丙法。试样超尺寸颗粒含量不超过5%时,不需要修正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第7题:

某公路路面底基层为石灰稳定细粒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围绕路面基层施工有关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3).进行石灰稳定土击实试验,以T不属于该次试验的计算和处理的内容有()。



A.湿密度的计算
B.干密度的计算
C.级配的确定和计算
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一般来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答案:错
解析:
一般来说,该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应小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错。

第9题:

3.某公路路面底基层为石灰稳定细粒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围绕路面基层施工有关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3).进行石灰稳定土击实试验,以T不属于该次试验的计算和处理的内容有( )。(2014检师真题)

A.湿密度的计算
B.干密度的计算
C.级配的确定和计算
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答案:C
解析:
P275

第10题:

某公路路面底基层为石灰稳定细粒士,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围绕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面基层施工中的相关试脸,请回答下列问题。3)进行石灰稳定土击实试验,以下不属于该次试验的计算和处理的内容有( )(2018助理真题)

A.湿密度的计算
B.干密度的计算
C.级配的确定和计算
D.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答案:C
解析:
P27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计算:(1)稳定材料湿密度计算。(2)稳定材料干密度计算。(3)制图。①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含水率—干密度曲线。曲线必须为凸形的,如试验点不是以连成完整的凸形曲线,则应该进行补充试验。②将试验各点采用二次曲线方法拟合曲线,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含水率及干密度即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于密度。(4)趟尺寸颗粒的校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