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为无机结合料。

题目
多选题
以下()材料为无机结合料。
A

沥青

B

石灰

C

粉煤灰

D

水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适用于在室外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试件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答案:错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适用于在室内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所以答案为错。

第2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的操作,错误的有( )

A.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材料,至少应制备6个试件
B.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材料,将其浸润时可按最佳含水率加水
C.水泥稳定类材料,拌和超过2h的混合料应废弃
D.水泥稳定黏质土时,制件后可以立即脱膜

答案:C
解析:
水泥稳定类材料,拌和超过1h的混合料应废弃

第3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 )。

A.试样尺寸
B.每层击数
C.平均单位击实功
D.容许公称最大粒径

答案:A,B
解析:
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试样尺寸和每层击数。

第4题:

以下()材料可以作为半刚性基层的无机结合料。

A.沥青
B.石灰
C.粉煤灰
D.水泥


答案:B,C,D
解析:
沥青、石灰、粉煤灰、水泥均为结合料,沥青为有机结合料,用于路面面层和柔性基层,石灰、粉煤灰、水泥是无机结合料,用于水泥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材料。

第5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方法适用于粗集料含量较大的稳定材料。( )


答案:对
解析:
振动法适用于粗集料含量较大的稳定材料。

第6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适用于( )。

A.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试验
B.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
C.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
D.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现场压实度测定

答案:A,B,C
解析: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67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T0841)适用于室内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等。

第7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应提供()施工参数。


A.混合料配合比
B.无机结合料剂量
C.合理含水率
D.最大干密度

答案:B,C,D
解析:
依据(JTG/TF20-201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要求确定的施工参数有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验证混合料的强度指标。

第8题:

以下不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应确定的施工参数的是( )。

A.结合料的剂量
B.最佳含水率
C.最大干密度
D.最佳水胶比

答案:D
解析:

第9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流程为: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
B.施工参数的确定包括确定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C.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重型击实法,也可用振动压实法
D.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应绘制不少于4个点的结合料剂量标定曲线

答案:B,C
解析: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一即试验路试铺阶段。以预估沥青用量为中值,按--定间隔(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为0.5%,对SMA混合料可适当缩小间隔为0.3%~0.4%),取5个或S个以上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每一组试件的试样数按现行规程的要求确定(通常不少于4个),对粒径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宜增加试件数量。当缺少可参考的预估沥青用量时,可以考虑以5.0%的沥青用量为基准,从两侧等间距地扩展沥青用量,直至在所选的沥青用最范围中能够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

第10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试验。

A.间接抗拉强度
B.无侧限抗压强度
C.劈裂模量
D.抗压回弹模量


答案:A,B,C,D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JTGE51-2009T0843)适用于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室内抗压回弹模量、动态模量、劈裂模量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