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

题目
单选题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小时相遇。若两人同向而行,则甲追上乙需12小时,问甲乙二人的原速度为多少?(  )
A

3千米/时,2千米/时

B

3千米/时,1千米/时

C

5千米/时,1千米/时

D

4千米/时,2千米/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小时相遇。若两人同向而行,则甲追上乙需12小时,问甲乙二人的原速度为多少?(  )
A

3千米/时,2千米/时

B

3千米/时,1千米/时

C

5千米/时,1千米/时

D

4千米/时,2千米/时


正确答案: D
解析:
设甲、乙的原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A、B两地相距s千米,根据题意有(x+y)×4=s,(x+1+y+1)×3=s,得x+y=6,则两地相距s=(x+y)×4=24千米。已知甲追上乙需12小时,则(x-y)×12=24千米,得x=4,y=22。

第2题:

A、B两人步行的速度之比是7:5,A、B两人分别从C、D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同向而行,A追上B需要几小时( )

  • A、2.5小时
  • B、3小时
  • C、3.5小时
  • D、4小时

正确答案:B

第3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已知两者速度之比为7 :5,若两人同向而行,甲追上乙需要3小时。若两人相向而行,则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答案:A
解析:
令甲、乙二人速度分别为7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则AB两地相距(7-5)×3==6(千米)。若两人相向而行,则两人将在6÷(7+5)=0.5(小时)后相遇。

第4题:

甲乙两人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而行,5小时后于M点相遇。若其他条件不变,甲每小时多行4千米,乙速度不变,则相遇地点距M点6千米;若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则相遇地点距M点12千米,则甲乙两人最初的速度之比为:
A 2:1
B 2:3
C 5:8
D 4:3


答案:A
解析:

第5题:

甲乙两人相距50千米,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前进速度为6千米/小时,乙的前进速度为8千米/小时。在途中,甲休息了1小时再继续前进。则甲、乙在出发( )小时后相遇。

A.2
B.3
C.3.5
D.4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两人出发后相向而行,判断为相遇问题。设甲乙出发t小时后相遇,甲全程耗时(t-1)小时,乙耗时t小时。根据相遇公式:路程和=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列式50=6×(t-1)+8t,解得t=4。
因此,选择D选项。

第6题: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 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y时,则3小时相遇。若两人同向而行,则甲追上乙需12小时,问甲乙二人的原速度为多少?( )

A. 3千米/时,2千米/时
B. 3千米/时,1千米/时
C. 5千米/时,1千米/时
D. 4千米/时,2千米/时

答案:D
解析:
设甲、乙的原速度分别为x、y千米/时,A、B两地相距s千米,根据题意有 (x + y) ×4=s,(x+1+y+1)×3=s 解得5=24,x十y=6,故首先排除A、B项。已知甲追上 乙需12小时,则甲乙二人的速度差为24÷12=2(千米/时),故D选项正确。

第7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进。如果每人按一定的速度前进,4小时相遇;如果各自每小时比原计划少走1千米,5小时相遇。则A、B两地的距离是:

A.40千米
B.20千米
C.30千米
D.45千米

答案:A
解析:
甲乙两次相遇过程的速度和相差2千米/小时,两次速度和的比为所用时间的反比5:4, 所以第一次两人速度和为2+(5-4)x5=10千米/小时,AB距离为4x10=40千米。

第8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进。如果每人以一定的速度前进,4小时相遇;如果各自每小时比原计划少走1千米,5小时相遇。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

A. 40千米
B. 20千米
C. 30千米
D. 10千米

答案:A
解析:
赋值法。假设总路程为20a,甲、乙二人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题意,
20a=(v1+v2)X4 ①
20a=(v1+v2-2) X 5 ②
清去v1+v2,得a= 2,故 20a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