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题目
问答题
指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施工作业有()。

A、 开挖环形拱部
B、 架立钢支撑、喷混凝土
C、 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随时接长钢支撑和喷混凝土、封底
D、 整平初次支护
E、 二次衬砌作业

答案:A,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89, 施工作业流程:用人工或单臂掘进机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喷混凝土。在拱部初次支护保护下,为加快进度,宜采用挖掘机或单臂掘进机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随时接长钢支撑和喷混凝土、封底。视初次支护的变形情况或施工步序,安排施工二次衬砌作业。

第2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地下隧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离地面平均深度15~20m。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经地质补充勘察得知,部分地段地下水丰富,水压较大,项目部拟采取深孔注浆式堵水,并对钻孔顺序进行了布置,注浆后经检查对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区域进行了补充注浆,以确保注浆效果。
事件二:隧道开挖过程中,某Ⅴ级围岩段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3m。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上台阶环形开挖;②核心土开挖;③上部初期支护;④左侧下台阶开挖;⑤右侧下台阶开挖;⑥左侧下部初期支护;⑦右侧下部初期支护;⑧仰拱开挖、支护。部分工序位置如图1所示。



事件三: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问题】
1.请指出事件一中深孔注浆钻孔顺序,并说明补充注浆措施。
2.针对事件二,复制图1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3.指出事件二中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指出事件三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1.钻孔应按先外圈、后内圈、跳孔施工顺序进行。注浆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区域,应采用钢花管补注浆。
  2.



施工排序: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3.开挖进尺为3m错误,应为0.5~1m。
  4.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错误,应从两侧拱脚开始,同时向拱顶分层对称进行。

第3题:

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正确答案:
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离开现场是错误的(1分),正确的做法是: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1分)。  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左右也不正确(1分),正确的做法是: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1分),并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1分)。

第4题:

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法,分部开挖法主要有()。

  • A、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
  • B、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 C、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正确答案:C

第5题:

(2014年真题)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中,紧接在“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喷射混凝土→”后的工序是( )。

A.封底
B.二次衬砌
C.接长钢支撑
D.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

答案:D
解析: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作业流程:用人工或单臂掘进机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喷混凝土。在拱部初次支护保护下,为加快进度,宜采用挖掘机或单臂掘进机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随时接长钢支撑和喷混凝土、封底。视初次支护的变形情况或施工步序,安排施工二次衬砌作业。

第6题:

防水效果差的矿山法开挖方式有( )。

A.正台阶法
B.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C.单侧壁导坑法
D.双侧壁导坑法
E.中洞法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喷锚暗挖法的掘进方式与选择条件。防水效果差的开挖方法有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洞桩法。教材P167。

第7题:

铁路隧道主要的开挖方式有( )。

A.全断面开挖
B.台阶开挖
C.钻爆施工
D.明挖施工
E.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

答案:C,D
解析:

第8题:

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858m,右线长862m,隧道最大埋深98m,净空宽度9.64m,净空高度6.88m,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YK9+928~YK10+004段为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开挖进尺为3m。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故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问题】
1.指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根据图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3.为充分发挥喷锚网联合支护效应,资料中系统锚杆应与哪些支护彼此牢固连接?(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4.资料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答案:
解析:
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开挖进尺为3m”错误。改正: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开挖进尺为0.5—1m。
2.⑥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④⑤⑥⑦,防水层为②③,二次衬砌为①。
3.锚杆与④⑤⑥之间牢固连接。
4.“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错误。改正:灌注边墙混凝土时,要求两侧混凝土保持分层对称地均匀上升。

第9题:

采用正台阶环形开挖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时,可能使围岩变形增大的因素是()。

  • A、围岩要经多次扰动
  • B、在第四纪地层,一般不设或少设锚杆
  • C、台阶长度较短
  • D、形成全断面封闭的时间长
  • E、环形开挖进尺较短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简要叙述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程序?


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将开挖断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土及下部台阶三部分。
此法的施工程序如下:
①用单臂挖掘机开挖环形拱部,辅以人工修凿周边。
②架立拱部钢支撑、挂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
③在拱部初期支护保护下,用挖掘机开挖核心土和下部台阶。
④接长边墙钢支撑、挂网和喷射混凝土,并进行底部初期支护。
⑤根据量测情况,适时施做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