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段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题目
问答题
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段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OOO~K7+460、K7+920~K9+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2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Ⅳ、V级,其中Ⅳ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V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隧道进口端路堤,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超过8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厚控制在400mm,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之间。
隧道出口端路堤,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占5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
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地质情况及运输条件,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的隧道施工配置了挖掘机、自卸式汽车、风动凿岩机、装载机、凿岩台车、模板衬砌台车、钻孔机、混凝土喷射机、注浆机等施工机械。
问题
1、指出路基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1A、B、C的名称。
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段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路基填筑前, “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
5、在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配置的隧道施工机械中,指出可用于锚杆施工的机械。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采用横挖法进行开挖。
正确做法:开挖长度大应采用纵向挖掘法。
P10



2.A:基底处理
B:填料装运
C:路基修整
3.填石路堤填料要求P8
山区填石路堤最为常见,石料来源主要是路堑和隧道爆破后的石料。
硬质岩石、中硬岩石可用作路床、路堤填料;
软质岩石可用作路堤填料,不得用于路床填料;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填石路堤填料的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填石路堤顶部最后一层填石料的铺筑层厚不得大于0. 4m,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4mm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且铺筑层表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
填石路堤上部采用其他材料填筑时,可视需要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lOOmm。
3.土石路堤施工技术P12
1)填筑方法
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宜用推土机铺填,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改用土方填筑。



3.进口端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错误。
理由: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
出口段端采用倾填的方法填筑错误。理由:土石路堤不得以倾填的方法填筑



钻孔机械(风动凿岩机、液压凿岩机、凿岩台车)
注浆机械(包括钻孔机、注浆泵)
初次支护机械(锚杆台车、混凝土喷射机)
4、试验法。
5答案:风动凿岩机、凿岩台车、钻孔机、混凝土喷射机、注浆机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8+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8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Ⅳ、Ⅴ级,其中,Ⅳ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Ⅴ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并避免超欠挖。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隧道进口端路堤,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超过8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控制在400mm,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之间。隧道出口端路堤,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占5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
【问题】
1.指出路基土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1中A和B的名称。
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端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一:采用横挖法进行开挖。理由:开挖长度大,应采用纵向挖掘法。
不妥之处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理由,机械开挖应当预留30cm厚度待雨期过后开挖。
2.A是基底检测,B是推土机摊平。
3.进口端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错误。
理由: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
出口端采用倾填的方法填筑错误。理由:土石路堤只能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4.水准仪测量,洒水或晾晒是保证回填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的范围内。

第3题:

粉煤灰路堤分成不同作业端填筑时,先填段应分层预留台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道路加宽工程。由于部分路堤为高填路堤,且加宽部分地基为软土地基,施工单位为确保路基的稳定、减少路基施工后沉降,对高填路堤拓宽部分的地基采取粉喷桩处理措施。其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A—钻机定位—钻进—上提喷粉—强制搅拌—B—提杆出孔—钻机移位。道路加宽前,施工单位按设计拆除老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然后直接填筑加宽路堤填料。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保证质量,施工单位确定路基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认真整平夯实;(3)使用适宜材料。
事件二:施工完成后对加宽路堤进行全面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压实度、宽度和边坡,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事件三:加宽路堤部分地面横坡为1:4,施工单位将地表表层土清除,压实地表,然后填筑路堤填料。填筑时,从原地面最低点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问题】
1.指出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指出路堤加宽错误之处,并改正。
3.事件二种路堤检测内容能否认定质量合格?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四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答案:
解析:
1. A—施工放样;B—复拌。
2.直接填筑加宽路堤填料错误。改正:^旧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坡面拆除原构造后还应将表层不良土清理再挖设台阶。
3.还未检查弯沉值、平整度、横坡三项内容,其中弯沉值为主控项目。主控项目漏检不能认定为质量合格。
4.地面横坡为1:4,施工单位清理表层土,压实,填筑不正确;地面横坡为陡于1:5,施工单位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型,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并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

第5题: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8+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2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Ⅳ、Ⅴ级,其中Ⅳ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Ⅴ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并避免超欠挖。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m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隧道进口端路堤,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超过8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厚控制在400mm,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5~20之间。隧道出口端路堤,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0mm的石料占5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
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地质情况及运输条件,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的隧道施工配置了挖掘机、自卸式汽车、风动凿岩机、装载机、凿岩台车、模板衬砌台车、钻孔机、混凝土喷射机、注浆机等施工机械。
<1>、指出路基土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1中A和B的名称。
<3>、指出隧道进口端与出口端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
<5>、在施工单位对该合同段配置的隧道施工机械中,指出可用于锚杆施工的机械。


答案:
解析:
<1>、
不妥之处一:采用横挖法进行开挖。理由,开挖长度大应采用纵向挖掘法。
不妥之处二:直接挖至设计边坡线。理由,机械开挖应当预留30cm。
<2>、
A是基底检测,B是推土机摊平。
<3>、
进口端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错误。理由: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
出口端采用倾填的方法填筑错误。理由:土石路堤不得以倾填的方法填筑。
<4>、
试验法,洒水或晾晒是保证回填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的范围内。
<5>、
钻孔机、注浆机。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基工程,合同工期2年,每年5~8月为雨期。本合同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做填,项目部充分考虑雨期对施工的影响,对选择施工的项目进行详细考察,编制雨期施工专项方案,项目物资部门针对雨期施工方案,在雨期施工前将工程所需防雨、防洪物资组织进场,主要有:



正式开工前先做好路基临时排水。雨期路堤填筑工艺按“四区段八流程”组织,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选用砂类土和重粘土等,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
雨期路堑施工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纵横排水坡,使水排放畅通,土质路堑应连续挖至设计标高并压实,并在两侧挖好排水沟。
问题:
(1)表中的A、B、C应该是什么机具或材料
(2)指出路堤填筑的错误做法。说明理由。
(3)路堤填筑“四区段”是指哪四个区段
(4)指出路堑开挖的错误做法。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A是抽水泵,B是塑料布,C是砂袋。
(2)“填料选用重粘土”错误。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而重粘土的透水性差。
(3)路堤填筑“四区段”是指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4)土质路堑应连续挖至设计标高错误。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第7题:

某三级公路路基K11+300~K11+420段为一跨越深谷的高填方路堤,沟谷陡峻,机械无法进入谷底,对该路堤主要采用()填筑。

A、 水平分层填筑法
B、 竖向填筑法
C、 纵向分层填筑法
D、 纵向分层与水平分层交替填筑法

答案:B
解析:
竖向填筑法是从路基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填土过厚,不易压实。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水平分层填筑法是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咸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选项A不适合。纵向分层填筑法是依路线纵坡方向分层,逐层向坡向填筑。宜用于用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选项C不适合。混合填筑法是路堤下层用竖向填筑而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适用于因地形限制或填筑堤身较高,不宜采用水平分层法或竖向填筑法自始至终进行填筑的情况。选项D不适合。本题的正确项只能是“B.竖向填筑法”。

第8题:

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正确答案:
3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以及改正。
(1)错误做法: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
正确做法:台背填筑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优先选用砂砾类土,如砂砾、碎石、碎石土等,并有一定的级配。
2)错误做法: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
正确做法:挂牌划线施工,每层填筑均照相并与检测资料一并保存。
(3)错误做法:分层松铺厚度30cm。
正确做法: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

第9题:

有压孔的工作闸门设在( )。

A.中间段
B.进口端
C.出口端
D.靠近进口端

答案:C
解析:
有压孔的工作闸门设在出口端,可采用弧形闸门、平面闸门、锥形阀或其他型式的门、阀。当有压孔不设钢衬时,非汛期宜用事故检修闸门挡水。

第10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城市外环路K15+000~K25+000 标段的路基工程施工。在招标文件中,60%挖方为石方,石料强度22MPa,土石路堤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比例与招标文件中的比例相差较大(土石比例调整为2:8),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口头提出了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随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设计变更通知单”,开始实施工程变更。
事件2:土方路堤段填筑压实前,施工单位先行施工了试验段。施工时,采用弯拉强度指标控制好路堤填料的强度,严格按照路堤的设计宽度进行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到路堤设计标高。
事件3:路堤采用压路机慢速分行分段碾压,路段碾压顺序按照1→2→3→4→5 分行进行碾压(见下图),碾压一段终了时采用纵向退行方式继续碾压,并做好两行和纵向接头处的重叠保证压实度。



为确保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项目部制定了施工方案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土方路基施工中进行了质量检查与验收。
问题
1. 事件1 中的设计变更程序不符合规定,请写出正确程序。
2. 事件2 中,施工单位先行施工试验段的目的是什么?
3. 指出并改正事件2 中的错误之处。
4. 指出并改正事件3 中的错误之处。
5. 分别列出路基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答案:
解析:
1. 设计变更程序: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审查后通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设计变更,将变更后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通知单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将以上文件交给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将以上文件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有在接到监理工程师的变更令后方可变更(4 分)。
2. 试验段目的:①确定路基预沉量值;②合理选用压实机具;③确定压实遍数;④确定每层虚铺厚度;
⑤选择压实方式(每答对1 点给1 分,满分4 分)。
3. 错误1:采用弯拉强度指标控制路堤填料的强度错误(1 分)。
改正:采用CBR 指标控制路堤填料的强度(1 分)。
错误2:严格按照路堤的设计宽度进行填筑错误(1 分)。
改正:应进行超宽填筑,满宽压实(1 分)。
4. 错误:路段碾压顺序按照1→2→3→4→5 分行进行碾压错误(1 分)。
改正:A、C 段碾压顺序:1→5→2→4→3 或5→1→4→2→3(1 分);B 段碾压顺序:5→4→3→2→1(1 分)。
5.主控项目:压实度(1 分)、弯沉值(1 分)。
一般项目:路基允许偏差、路床要求、路堤边坡要求(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