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端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贺龙顺序。

题目
问答题
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端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贺龙顺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针对0#-15#及21#-36#跨的主梁吊装施工,采用龙门架和双导梁架桥机哪种更适合本桥?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更适合本桥。(2分)   (1)梁体较重,双导梁更合适,而龙门架对桥位处地形要求高。(2分)   (2)桥梁较长,龙门架吊装速度慢,影响进度(2分)   (3)吊装上重物后要长距离行走、龙门架安全性差(2分)

第2题: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合龙顺序一般是( )。

A.先中跨、后次跨、再边跨 B.先次跨、后边跨、再中跨 C.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D.先边跨、后中跨、再次跨


正确答案:C

第3题:

对混凝土连续梁桥,当采用支架法施工时,一般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应( )。

A.自跨中向两边墩台连续浇筑

B.自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浇筑

C.自两边墩台向跨中连续浇筑

D.自一端向另一端跳跃浇筑


正确答案:A

第4题: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合龙顺序是( )。
A.次跨→中跨→边跨 B.中跨→边跨→次跨
C.边跨→次跨→中跨 D.次跨→边跨→中跨


答案:C
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梁合龙顺序为先跨→次跨→中跨。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 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桥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见图所示:



该项目实施工程中发生了事件:
事件一:桥梁为T 型钢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m 梁段采用现浇施工。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的标高,应根据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及预拱度设置,施工过程中对实际高程进行监测,发现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事件二:隧道掘进工期为12 个月,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但最后30m 为单向开挖。由于受③号桥台的施工限制,决定先由A 作业队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待③号桥台施工完成后,立即由B 作业队从进口掘进,且最后30m 决定由B 作业队单独完成。
事件三: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①截水沟施工;②边、仰坡开挖;③套拱及长管棚施工;④边、仰坡防护。
事件四:A 作业队在进洞30m 后,现场负责人决定将开挖方法有台阶法改成全断面法。
问题:
1.事件一中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2.事件一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墩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3.事件一中,边跨4m 现浇梁端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拢顺序。
4.事件二中,为保证隧道掘进工期,③号桥施工最迟应在A 作业队掘进开工后多少个月完成?(列式计算,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 位)
5.写出事件三中洞口工程施工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即可)
6.事件四中,改变后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有错。发现实际高程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施工单位应会同监控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2.不需要。理由:该题干已经说明是T 形钢构,所以梁与墩之间是没有支座的,是连接在一起的,梁体已经具备一定抵抗弯矩的能力,故无需做临时固结。
3.支架法。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再中跨。
4.假设A 作业队开挖X 个月,B 作业队开始挖掘进口,即③号桥台施工完毕。
(1)任意一作业队单独开挖隧道需要200/40+510/60+200/40=18.5 月
(2)最后的30m 单向开挖需要30/60=0.5 月
(3)X+0.5+(18.5-X-0.5)/2=12,得X=5.0 月。
5.正确顺序:①②④③
6.不合理。因为浅埋隧道处的开挖不能用全断面法施工,浅埋隧道长度为50m,A 作业队开挖进洞30m 就改变施工方法,并没有超过50m。

第6题: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模支架的卸落,应( )进行。

A.对称

B.从跨中向两端

C.均匀

D.有顺序地

E.从两端向跨中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桥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12m,净高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桥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见图3所示。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桥梁为T型刚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m梁段采用现浇施工。
事件二:隧道掘进工期为12个月,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但最后30m为单向开挖。由于受③号桥台施工限制,决定先由A作业队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待③号桥台施工完成后,立即由B作业队从进口掘进,且最后30m决定由B作业队单独完成。
事件三: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
①截水沟施工;
②边、仰坡开挖;
③套拱及长管棚施工;
④边、仰坡防护。
事件四:A作业队在进洞30m后,现场负责人决定将开挖方法由台阶法改为全断面法。
【问题】
1.事件一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墩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段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拢顺序。
3.事件二中,为保证隧道掘进工期,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应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多少个月完成?(列式计算,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
4.写出事件三中洞口工程施工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即可)
5.事件四中,改变后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不需要。理由:T型刚构,梁与墩之间不会出现不平衡现象,故无需做临时固结。
2.支架法。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再中跨。
3.A或B作业队施工完隧道需要200/40+510/60+200/40=18.5(月)
最后的30m单向开挖需要30/60=0.5(月)
设A作业队开挖X个月,B作业队开始挖掘进口,也就是③号桥台施工完毕。
12=X+0.5+(18.5-X-0.5)/2,求得X=5.0个月。
4.正确顺序:①②④③。
5.不合理。因为浅埋隧道处的开挖不能用全断面法,浅埋隧道长度为50m,A作业队开挖进洞30m就改变施工方法,并没有超过50m。

第8题:

跨径不大且适宜于旱地,又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的梁式桥为( )。

A.筒支梁桥

B.等截面连续梁桥

C.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

D.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正确答案:C

第9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桥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12m,净高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桥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如图1所示。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桥梁为T型刚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m梁段采用现浇施工。
事件2:隧道掘进工期为12个月,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但最后30m为单向开挖。由于受③号桥台施工限制,决定先由A作业队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待③号桥台施工完成后,立即由B作业队从进口掘进,且最后30m决定由B作业队单独完成。
事件3: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1)截水沟施工;(2)边、仰坡开挖;(3)套拱及长管棚施工;(4)边、仰坡防护。
事件4:A作业队在进洞30m后,现场负责人决定将开挖方法由台阶法改为全断面法。
【问题】
1.事件1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墩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2.事件1中,边跨4m现浇梁段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拢顺序。
3.事件2中,为保证隧道掘进工期,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应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多少个月完成(列式计算,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写出事件3中洞口工程施工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即可)
5.事件4中,改变后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不需要采取临时固结措施。因为0号块与桥墩是固结的,已具有抗弯能力。
2.支架法(或托架法,或钢管柱法。)
合龙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后次中跨,再中跨。故本桥台合拢顺序:先边跨后中跨。
3.B作业队完成最后30m掘进时间0.5个月。
A作业队最长掘进时间:12-0.5=11.5个月。
A作业队最长掘进距离:40×5+60×6.5=590m。
B作业队最短掘进长度:910-590=320m。
B作业队掘进需要最短时间:200/40+120/60=7个月。
最多迟后时问为12-7=5个月。
即: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5个月完成。
4.正确顺序:①→②→④→③。
5.不合理。
因为进洞30m处尚处于浅埋段,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浅埋段不应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或:浅埋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不安全;或:浅埋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易塌方)。

第10题: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合龙顺序是( )。
A、次跨→中跨→边跨
B、中跨→边跨→次跨
C、边跨→次跨→中跨
D、次跨→边跨→中跨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合龙顺序为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参见教材P51。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