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住宅
国际饭店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塔楼
汇丰银行
第1题:
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第2题:
第3题:
A.汇丰银行
B.盐业银行
C.中法工商银行
第4题:
上海西方近代哥特式建筑的实例是()。
第5题:
上海外滩的建筑只有巴洛克式和摩天楼式两种风格。
第6题:
结合典型实例,简述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的表现特征和形成。
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主要有三种表现特征:宫殿式;混合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形成原因主要是:1.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3.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4.建筑师的素质。
第7题:
清朝末年,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是:()
第8题:
清朝末年,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是:()
A.柯布西耶
B.巴洛克
C.洛可可
D.包豪斯
第9题:
()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首次进行的具有规划设计意识的大型建筑群组。
第10题:
中国近代最高的高层建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