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年8月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首先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等十余部电影短片。

题目
填空题
896年8月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首先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等十余部电影短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出版。

  • A、《影戏学》
  • B、《电影讲义》
  • C、《影戏杂志》
  • D、《当代中国电影》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上海,诞生地却在北京,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在二十年代的中国,当时的电影不叫电影,叫做()。

A、映画

B、皮影

C、影戏

D、洋片儿


参考答案:D

第4题:

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是我国放映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在他创办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掀起了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的历史。


正确答案:任景丰;《定军山》

第5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 A、上海开风气之先
  • 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
  • C、中国人开始拍摄电影
  •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正确答案:B

第7题:

1931年在上海放映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影院是?新光大戏院38、19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光辉一页,当时在党的领导之下成立了?()


正确答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第8题: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答案】C。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上海的国产电影放映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第9题:

在解放以后,新中国成立的十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上还有出现青春片。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等人拍的一部稍有简单情节的短片《()》,可以说是中国故事片的开端。尽管拍摄还十分原始,但它毕竟开辟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难夫难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