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京派”是指1927年前后中国的文学中心随政治中心南移后,留在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新文学作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作家(每一方面说出两位作家即可)?

题目
问答题
“京派”是指1927年前后中国的文学中心随政治中心南移后,留在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新文学作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作家(每一方面说出两位作家即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分别形成了"京派"和"海派"的文学流派。"京派"重视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达,把现代散文界定为个人传情达意的文体。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京派"作家的是()。

A.沈从文

B.施蛰存

C.何其芳

D.朱光潜


参考答案:B

第2题:

日本文学史上哪两位作家的哪几部作品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正确答案:川端康成和他的《雪国》、《古都》、《千纸鹤》,大江健三郎和他的《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第3题:

"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京派”是指1927年前后中国的文学中心随政治中心南移后,留在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新文学作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作家(每一方面说出两位作家即可)?


正确答案: A.与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
C.高等院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文学上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学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

第5题: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的作家是谁?


正确答案: 其作家是赖和。

第6题:

文学史上的“阴何”是指()两位作家。


参考答案:阴铿、何逊

第7题:

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 (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重要作家有()等


正确答案:大都;关汉卿;王实甫;杭州;郑光祖

第8题:

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主要作家有()。

A.萧乾

B.芦焚

C.林庚

D.废名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各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


正确答案: A.“文革”后出现的反对文坛上粉饰现实的文风的、有着鲜明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暴露“文革”在人们心中刻下的伤痕的文学作品,史称“伤痕文学”。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或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等。
B.以深入反思“文革”以及历次政治运动悲剧为题材并达到的思想与文学高度,具有深邃的历史感的文学作品,史称“反思文学”。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或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白桦的《啊,古老的航道》、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
C.以描绘改革风云、塑造改革英雄、记录改革艰难的文学作品,史称“改革文学”。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或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第10题:

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新文学作家()。


正确答案:鲁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