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钢筋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题目
问答题
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钢筋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方某6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委托A理公司监理,经过招标投标,B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并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混凝土及砂浆采用现场搅拌。该工程2012年1月8日开工,2013年1月28日工程整体竣工,并交付使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材料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施工机具配置计划。在上级项目管理检查中得到了好评,评委认为依据合理,内容充分。事
件二:结构六层及部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期间为高温天气。
问题:
1、常见工程施工顺序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2、写出事件一中材料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施工机具配置计划的编制依据。
3、事件二中,高温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管理规定有哪些?4.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答案:
解析:
1.施工顺序的确定原则:(1)满足工艺合理;(2)保证质量;(3)安全施工;(4)充分利用工作面;(5)缩短工期。

2.编制依据有:(1)材料配置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2)劳动力配置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3)施工机具配置计划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3.高温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考虑原材料温度、环境温度、混凝土运输方式与时间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坍落度损失等性能指标的影响;
(2)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风力和采取温控措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近似现场运输条件、时间和预计混凝土浇筑作业最高气温的天气条件下,通过混凝土试拌和试运输的工况试验,调整并确定适合高温天气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
(4)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
(5)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6)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

4.项目部应采取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有:
(1)装修材料的储存保管应避免受潮、雨淋和暴晒;
(2)烈日或高温天气应做好抹灰等装修面的洒水养护工作,防止出现裂缝和空鼓;
(3)涂饰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高于35℃;
(4)室内施工应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水溶性涂料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施工;
(5)塑料门窗储存的环境温度应低于50℃;(6)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接施工,环境温度不高于35℃,避免烈日暴晒。

第2题:

某框架结构的厂房工程,地下1层,地上1层,层高4m。桩基础采用CFG桩,基础深5.5m,放坡开挖。建筑物平面尺寸45m×17m。地下室防水层为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拟采用外贴法施工。中标施工总承包单位成立了项目管理组织。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中明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依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确定,项目设置直线职能式项目管理组织。建设单位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事件二:在省优评比检查活动中,项目部汇报里提到混凝土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包括:选择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及浇筑顺序和方法,确定混凝土搅拌振捣方法。专家认为内容不够全面。事件三:工期要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在雨期施工,项目部采取了相应措施。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确定依据还应补充哪些内容?2.事件一中,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形式是否合理,还有哪些项目管理组织形式?3.事件二中,还应补充哪些内容?4.“四新”技术包括哪些内容?5.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答案:
解析:
1.还应补充:(1)专业特点;(2)人员素质;(3)地域范围。2.合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还有:(1)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2)事业部式项目管理组织。3.还应补充:(1)选择设备的类型和规格;(2)确定施工缝的留设位置。4.“四新”技术包括:(1)新技术;(2)新工艺;(3)新材料;(4)新设备。5.雨期施工措施有:(1)基坑坡顶做1.5m宽散水、挡水墙,四周做混凝土路面;(2)基坑内,沿四周挖砌排水沟、设集水井,泵送至市政排水系统;(3)土方开挖施工中,基坑内临时道路上铺渣土或级配砂石,保证雨后通行不陷车;(4)自然坡面要防止雨水直接冲刷,遇大雨时覆盖塑料布;(5)土方回填应避免在雨天进行;(6)CFG桩施工,槽底预留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0.5m。

第3题:

杭州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3240m2,地上19层,地下2层。筏板基础,板厚1.5m,地上钢结构,外墙玻璃幕。质量目标:合格,争创“鲁班奖”。工期: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及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施工部署的内容,强调了施工部署的作用。监理单位比较满意。事件二:2013年6月杭州地区出现罕见连续高温天气,项目部及时采取了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事件三:该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期间,正赶上杭州地区梅雨季节,并伴有大风天气,项目部采取了现有措施。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部明确的施工部署内容有哪些?2.事件一中,施工部署能综合反映的内容有哪些?3.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4.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答案:
解析:
1.施工部署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目标;(2)重点和难点分析;(3)工程管理的组织;(4)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5)“四新”技术;(6)资源投入计划;(7)项目管理总体安排。2.施工部署的各项内容,能综合反映:(1)施工阶段的划分与衔接;(2)施工任务的划分与协调;(3)施工进度的安排与资源供应;(4)组织指挥系统与调控机制。3.项目部应采取的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有:(1)钢构件预拼装按照钢结构安装状态进行定位,并考虑预拼装与安装时的温差变形;(2)钢结构安装校正时应考虑温度、日照等因素对结构变形的影响;(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宜在大致相同的天气条件和时间段进行测量验收;(4)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5)高耸钢结构安装的标高和轴线基准点向上转移过程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和日照对结构变形的影响;(6)涂装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不宜高于38℃,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4.项目部应采取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雨期施工措施有:(1)中雨、大雨或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室外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2)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时应考虑合理的工序技术间歇时间;(3)高层建筑幕墙施工必须做好防雷保护装置;(4)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接工艺施工,保证基底或基层的含水率;(5)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水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质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6)裱糊工程不在相对湿度过高时施工。

第4题:

【背景资料】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m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
现浇混凝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构造。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
: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
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人冬期施工。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哪些内容?
2.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
3.事件二中,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有哪些规定和措施?
4.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的测温与频次有哪些规定?


答案:
解析:
1.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内容有:
(1)工程情况;(2)建设要求;(3)施工条件。
2.组成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施工方法;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3.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措施:
(1)砖、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
(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Omm的冻结块或冰块;
(5)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且水泥不得与80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第5题:

背景: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筏板基础,混合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
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
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哪些内容?
2.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内容?
3.事件二中,项目部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应采取哪些措施?
4.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的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规定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
(1)工程情况;
(2)建设要求;
(3)施工条件。
2.组成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施工方法;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3.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
(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或冰块;
(5)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
(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4.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规定有:
(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
(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
(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第6题:

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筏板基础,混合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事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哪些内容?2.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内容?3.事件二中,项目部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应采取哪些措施?4.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的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规定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1)工程情况;(2)建设要求;(3)施工条件。2.组成内容有:(1)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3)施工方法;(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3.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砖、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或冰块;(5)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4.测温项目与频次的规定有:(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第7题:

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北京某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43457㎡,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10层。2010年10月1日开工,2012年6月1日竣工。北京地区2010年、2011年冬期施工期限是11月15日至3月15日。2011年6月15日至9月15日属于雨期施工。2011年7月15日至8月5日连续日平均气温超过30℃。钢筋采用HRB335、HRB400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安排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1月24日进行底板钢筋加工,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5日日平均气温-21℃。2011年1月25日进行底板钢筋安装,工期20日历天。事件二:项目经理部安排2011年2月15日~2011年2月25日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厚度1.5m。项目部根据环境温度经试验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结构施工至地上十层最后一段墙体,开始二次砌筑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和外用电梯;外架采用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零星混凝土现场搅拌。事件四:2011年8月1日,项目安排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开始。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密封材料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采取的钢筋加工、安装措施有哪些?

2.事件二中,确定底板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还应有哪些?养护期间温度测量的规定有哪些?养护方法还有哪些?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有哪些?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雨期施工准备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4.施工现场应采取的雨期混凝土施工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5.事件四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防水工程施工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项目采取的钢筋加工、安装措施有:
(1)2011年1月1日至5日停止钢筋调直冷拉、施焊、冷弯加工。
(2)电弧焊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0%。
(3)电渣压力焊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作业;焊接完毕,应停歇20S以上方可卸下夹具回收焊剂,回收的焊剂内不得混入冰雪,接头渣壳应待冷却后清理。

2.(1)确定底板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还应有:原材料、养护方法、混凝土性能要求。
(2)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的规定有:
1)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4~6h测量一次;
2)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

(3)养护方法还应有:蓄热法、暖棚法、掺化学外加剂法。
(4)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有: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2)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3)温降梯度不得大于2℃/d;
4)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3.雨期施工准备措施有:

(1)编制雨期施工专项方案,方案中包含汛期应急救援预案;

(2)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畅通,雨水可从排水口顺利排除;

(3)现场道路路基碾压密实,路面硬化处理。道路要起拱,两旁设排水沟,不滑、不陷、不积水;

(4)塔吊、电梯要做好附墙,安装防雷装置;

(5)外架有防风加固措施;

(6)施工现场木工、钢筋、混凝土、卷扬机械、空气压缩机有防砸、防雨的操作棚;

(7)水泥存入仓库。仓库要求不漏、不潮,水泥架空通风,四周有排水沟;

(8)砂石堆放场地四周有排水出路(保证一定的排水坡度),防止淤泥渗入;

(9)楼层露天的预留洞口均做防漏水处理;

(10)雨期所需材料要提前准备。4.施工现场应采取的雨期混凝土施工措施有:

(1)对水泥和掺合料采取防水和防潮措施,对粗、细骨料含水率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选用具有防雨水冲刷性能的模板脱模剂;

(3)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设备和浇筑作业面采取防雨措施,并加强施工机械检查维修及接地接零检测工作;

(4)小雨、中雨天气不开始大面积作业面的混凝土露天浇筑;大雨、暴雨天气不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

(5)雨后检查地基面的沉降,并对模板及支架进行检查;

(6)采取防止基槽或模板内积水的措施;

(7)对因雨水冲刷致使水泥浆流失严重的部位,采取补救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8)浇筑板、墙、柱混凝土时,可适当减小坍落度;

(9)梁板同时浇筑时沿次梁方向浇筑,遇雨而停止施工,可将施工缝留在弯矩、剪力较少处的次梁和板上;

(10)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等防雨措施。

5.项目部应采取的防水工程施工措施有:

(1)防水材料贮运避免日晒,并远离火源,仓库内有消防设施;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贮存环境最高气温45℃;

(3)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施工环境最高气温不高于35℃;

(4)屋面如有露水潮湿,应待其干燥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5)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

第8题:

某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商,承接某写字楼工程,地上6层,地下1层,地上混合结构。合同规定该工程的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4月25日。工程所在地6月15日~9月15日为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四项管理目标,建设单位认为不妥。事件二: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了:①工程施工场地状况;②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③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等内容。监理单位认为内容不全。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工程开始进入主体施工,项目部采取了雨期施工措施。问题:1.事件一中,该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应补充哪些内容?2.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有哪些内容?3.施工方法的确定原则有哪些内容?4.事件二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补充哪些内容?5.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的砌体工程雨期施工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答案:
解析:
1.应补充的管理目标有:(1)环保;(2)节能;(3)绿色施工。2.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1)先准备、后开工;(2)先地下、后地上;(3)先主体、后围护;(4)先结构、后装饰;(5)先土建、后设备。3.施工方法的确定原则:(1)先进性;(2)可行性;(3)经济性。4.应补充:(1)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2)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3)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5.雨期施工措施有:(1)雨天不在露天砌筑墙体,对下雨当日砌筑的墙体进行遮盖;(2)雨天停工继续施工时,复核墙体垂直度,如超过允许偏差,应拆除重新砌筑;(3)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湿拌砂浆,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遮阳、保温、防雨雪等措施;(4)砂浆在储存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5)淋雨过湿的砖不得使用,雨天及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6)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①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60%~70%;②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40%~50%;(7)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2m;(8)砌筑砂浆应通过适配确定配合比,要根据砂的含水量变化随时调整水灰比;(9)适当减少稠度,过湿的砂浆不宜上墙,避免砂浆流淌。

第9题:

背景:杭州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33240m2,地上19层,地下2层。筏板基础,板厚1.5m,地上钢结构,外墙玻璃幕。质量目标:合格,争创“鲁班奖”。工期: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及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施工部署的内容,强调了施工部署的作用。监理单位比较满意。
事件二:2013年6月杭州地区出现罕见连续高温天气,项目部及时采取了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事件三:该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期间,正赶上杭州地区梅雨季节,并伴有大风天气,项目部采取了现有措施。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部明确的施工部署内容有哪些?
2.事件一中,施工部署能综合反映的内容有哪些?
3.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4.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雨期施工措施?


答案:
解析:
1.施工部署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目标;
(2)重点和难点分析;
(3)工程管理的组织;
(4)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
(5)“四新”技术;
(6)资源投入计划;
(7)项目管理总体安排。
2.施工部署的各项内容,能综合反映:
(1)施工阶段的划分与衔接;
(2)施工任务的划分与协调;
(3)施工进度的安排与资源供应;
(4)组织指挥系统与调控机制。
3.项目部应采取的钢结构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有:
(1)钢构件预拼装按照钢结构安装状态进行定位,并考虑预拼装与安装时的温差变形;
(2)钢结构安装校正时应考虑温度、日照等因素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宜在大致相同的天气条件和时间段进行测量验收;
(4)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5)高耸钢结构安装的标高和轴线基准点向上转移过程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和日照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6)涂装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不宜高于38℃,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
4.项目部应采取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雨期施工措施有:
(1)中雨、大雨或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室外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
(2)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时应考虑合理的工序技术间歇时间;
(3)高层建筑幕墙施工必须做好防雷保护装置;
(4)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接工艺施工,保证基底或基层的含水率;
(5)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水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质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
(6)裱糊工程不在相对湿度过高时施工。

第10题:

【背景资料】南方某6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建设单位委托A
监理公司监理,经过招标投标,B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并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项目部计划混凝土及砂浆采用现场搅拌。该工程计划于2012年1月8日开工,2013
年1月28日工程整体竣工,并交付使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项目部确定了施工顺序并编制了材料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在上级单位项目管理检查中得到了好评,
检查组认为依据合理,内容充分。
事件二:结构六层及部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期间处于高温天气。
问题:
1.事件一中,常见工程施工顺序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2.事件一中,材料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的编制依据有哪些?
3.事件二中,高温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4.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答案:
解析:
1.施工顺序的确定原则:
(1)满足工艺合理;
(2)保证质量;
(3)安全施工;
(4)充分利用工作面;
(5)缩短工期。
2.编制依据有:
(1)材料配置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2)劳动力配置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3)施工机具配置计划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3.高温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考虑原材料温度、环境温度、混凝土运输方式与时间对混凝土初凝时间、
坍落度损失等性能指标的影响;
(2)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风力和采取温控措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近似现场运输条件、时间和预计混凝土浇筑作业最高气温的天气条件下,
通过混凝土试拌和试运输的工况试验,
调整并确定适合高温天气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
(4)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
(5)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6)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
4.项目部应采取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高温天气施工措施有:
(1)装修材料的储存保管应避免受潮、雨淋和暴晒;
(2)烈日或高温天气应做好抹灰等装修面的洒水养护工作,防止出现裂缝和空鼓;
(3)涂饰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高于35;
(4)室内施工应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水溶性涂料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施工;
(5)塑料门窗储存的环境温度应低于50;
(6)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结施工,环境温度不高于35,避免烈日暴晒。
(33) 【背景资料】
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局部技术难度大,
业主采用了邀请招标方式,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
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
该工程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2011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了开挖面积,导致开挖量、
费用及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于是向业主提出了索赔费用3.0万元,工期索赔3d

事件二:2011年8月份,恰逢连降7d罕见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
4d。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三:2012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
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d。
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四: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
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
于是业主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了维修。
上述事件中,除事件二外,其他工序时间的延误均未超过工作的总时差。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4)室内施工应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水溶性涂料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施工;
(5)塑料门窗储存的环境温度应低于50;
(6)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结施工,环境温度不高于35,避免烈日暴晒。
(33) 【背景资料】
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局部技术难度大,
业主采用了邀请招标方式,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
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
该工程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2011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了开挖面积,导致开挖量、
费用及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于是向业主提出了索赔费用3.0万元,工期索赔3d

事件二:2011年8月份,恰逢连降7d罕见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
4d。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三:2012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
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d。
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四: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
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
于是业主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了维修。
上述事件中,除事件二外,其他工序时间的延误均未超过工作的总时差。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6)抹灰、粘贴饰面砖、打密封胶等粘结施工,环境温度不高于35,避免烈日暴晒。
(33) 【背景资料】
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局部技术难度大,
业主采用了邀请招标方式,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
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
该工程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2011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了开挖面积,导致开挖量、
费用及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于是向业主提出了索赔费用3.0万元,工期索赔3d

事件二:2011年8月份,恰逢连降7d罕见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
4d。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三:2012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
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d。
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四: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
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
于是业主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了维修。
上述事件中,除事件二外,其他工序时间的延误均未超过工作的总时差。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避免烈日暴晒。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