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3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随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回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问题】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题目
问答题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3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随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回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问题】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抽检数量可减半,但不得少于()间。

A、2
B、3
C、4
D、6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322, (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所以答案选B。

第2题: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抽检数量可减半,但最少应检测()问。


A.2

B.3

C.4

D.6

答案:B
解析:
主要考核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的知识点。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第6.0.13条规定,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对于进行了样板间检测,检测结果也合格,但整个单体建筑装修设计已发生变更的,抽检数量不应减半处理。
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3”。

第3题:

当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初次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通常做法是( )。

A.对不合格项再次检测,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并应包括同类型房间和原不台格房间 B.对不合格的房间开窗通风,再次进行检测|来源:建设 工程 教育网| C.直接对不合格房间返工,采用合格材料施工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测 D.采用活性炭、空气清新剂等物品对室内空气处理,一周后再次检测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
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由专业分包单位来承担。基坑支护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随后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基本可行,需完善基坑监测方案……,修改完善后通过”。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但被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整改。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升降机安全专项检查,对该项目升降机的限位装置、防护设施、安装、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查,均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3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施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间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
<1> 、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必须监测哪些内容?
<2> 、本项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到专家论证的过程有何不妥?并说明正确做法。
<3> 、施工升降机检查和评定的保证项目除背景资料中列出的项目外还有哪些?
<4> 、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答案:
解析:
<1>周围环境监测包括:(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2)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2>不妥之一:基坑支护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
正确做法:土钉支护适用于二、三级基坑支护中。背景中基坑深度为6.5m,且基坑北侧4m存在建筑物,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为一级基坑,因此该基坑不可使用土钉喷护体系。
不妥之二:专业分包单位只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均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不妥之三:专项施工方案由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
正确做法:专项方案应由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分包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由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报总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然后由总包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由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外报监理单位,由总监签字,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由总包单位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不妥之四:分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五: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
正确做法: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六: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
正确做法: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3> 施工升降机检查和评定的保证项目还有:安全装置;附墙架;钢丝绳;滑轮与对重;拆除。
<4> 成立。理由:《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第5题: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抽检数量可减半,但最少应检测( )问。
A、2 B、3 C、4 D、6


答案:B
解析:
此题有一定专业性,对于具备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考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核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的知识点。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第 6.0.13 条规定,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 3间。
对于进行了样板间检测,检测结果也合格,但整个单体建筑装修设计已发生变更的,抽检数量不应减半处理。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B、3”。

第6题:

民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对室内环境进行现场检测抽样。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间;房间总数少于上述数量时,应全数检测。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民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对室内环境进行现场检测抽样。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上述数量时,应全数检测。

第7题:

(2019年)
【背景资料】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 21600m2,基坑开挖深度 6.5m,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 4m 处有 1 栋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 2m 处有一条埋深2m 的热力管线。
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由专业分包单位承担,基坑支护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随后分包单位组织了 3 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基本可行,需完善基坑监测方案,修改完善后通过”。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但被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整改。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升降机安全专项检查,对该项目升降机的限位装置、防护设施、安装、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査,均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 3 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施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 7 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 7间房间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
【问题】
(1)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必须监测哪些内容?
(2)本项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到专家论证的过程有何不妥?并说明正确做法。
(3)施工升降机检查和评定的保证项目除背景资料中列出的项目外还有哪些?
(4)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答案:
解析:
(1)P216: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周边环境必须监测:
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2)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倾斜监测;(基坑上口北侧 4m 处 1 栋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
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东侧 2m 处埋深 2m 的热力管线)
(2)P264~265: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 6.5m,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不妥之处一: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
正确做法: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确认,不需要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查。(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核签字)
不妥之处二:分包单位组织召开论证会。
正确做法:专家论证会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
不妥之处三:邀请 3 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
正确做法:专家组成员应由 5 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
不妥之处四: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
正确做法:修改的方案需经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3)P233:还包括:安全装置、附墙架、钢丝绳、滑轮与对重、安拆(背景里说的是安装)。
(4)1)理由成立。
理由: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 3 间。
2)再次检测时,抽检量应增加一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抽检数量应增加 1 倍,共需检测 14 间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时,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第8题:

请教: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全真试题一 第二十小题的答案是什么?

20、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初次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通常做法是( )。

A.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不合格项再次检测,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并应包括同类型房间原不合格房间

B.对不合格的房间开窗通风,再次进行检测

C.直接对不合格房间返工,采用合格材料施工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测

D.采用活性炭、空气清新剂等物品对室内处理,一周后再次检测


正确答案:A

第9题:

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B.抽检的房间应有代表性,检测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
C.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检测值。
D.氡浓度检测,对采用自然通风的工程,检测可在通风状态下进行
E.抽检不合格,再次检测时,应包含原不合格房间

答案:A,B,C,E
解析:
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A正确。抽检的房间应有代表性,检测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B正确。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C正确。氡浓度检测,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D错误。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关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的工程,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E正确。

第10题:

(2019年真题)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
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六层砖泥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
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由专业分包单位承担,基坑支护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随后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
“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基本可行,需完善基坑监测方案,修改完善后通过"。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但被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整改。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升降机安全专项检查,对该项目升降机的限位装置、防护设施、安装、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查,均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3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施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回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
问题:
1.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必须监测哪些内容?
2.本项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到专家论证的过程有何不妥?并说明正确做法。
3.施工升降机检查和评定的保证项目除背景资料中列出的项目外还有哪些?
4.施工单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抽检房间数量减半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请说明再次检测时对抽检房间的要求和数量。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周边环境必须检测:(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2)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倾斜监测(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2.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不妥之处一: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通过;
正确做法:专项方案应由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分包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由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报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再报监理单位,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
不妥之处二: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
正确做法: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
专家组成员应当有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参加。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三: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
正确做法: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3.还包括:安全装置、附墙架、钢丝绳、滑轮与对重
4.理由成立。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再次检测时,抽检量应增加一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共需检测14间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时,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