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题目
问答题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1)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检查(3)安全教育(4)应急救援。
  2.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的正确做法:(1)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2)电梯井口应设置固定的常闭防护栅门。(3)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第2题:

背景材料: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8600m2,地下二层,地上十层,层高 4.5m,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审核时,发现“施工进度计划”部分仅有“进度安排”一项内容。认为该部分内容缺项较多,要求补充其它必要内容。
事件二: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
事件三:雨季施工期间,由于预防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事件四:施工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
① 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检查;
② 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 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③ 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1. 事件一中,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有哪些?
2. 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3. 写出事件三中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
4.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编制说明;资源需求计划;进度保证措施
事件二: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
2.不妥 1:设计单位制定了验收标准。
正确做法: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求。
不妥 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事件三:雨季施工期间,由于预防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3.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2)事故简要经过;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初步原因;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7)其他应当报告情况
事件四:施工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
① 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检查;
② 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 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③ 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4.(1)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
(2)正确做法 1:电梯井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不超过 10m 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正确做法 2:因层高大于 24m,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第3题:

专职安全员关于《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的回答还应包括哪几项?


正确答案:
还有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1分)、安全检查(1分)和安全教育(1分)。

第4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 1: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 2: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
事件 3:因工期紧,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
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 200mm 位置,留待 14d 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 4: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 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 2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 4 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有:
(注: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①不妥之处 1: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
正确做法: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②不妥之处2:项目部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后就进行桩身混凝土灌筑。
正确做法:钻孔灌注桩施工,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后,需要进行第二次循环清孔,再进行桩身混凝土灌筑。
③不妥之处3: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高出至少 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达到设计强度。
2.(1)事件 2 中,项目部的做法:
①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试样应在同条件下养护后进行试验。
②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就开始拆模。
(2)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3.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有:
①不妥之处一: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
正确做法:砌块生产至少 28 天后才能进行砌筑。
②不妥之处二: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
正确做法:砌筑砂浆宜采用自来水(收集的循环水进行二次沉淀并处理达到标准可以使用)。
③不妥之处三:墙体一次砌筑至粱底以下 200mm 位置。
正确做法: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 1.5m 或一步脚手架高(雨天不超过 1.2m)。
4.(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①安全技术交底;②安全检查;③安全教育;④应急救援。
(2)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的正确做法:①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②电梯井口应设置固定的常闭防护栅门;③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不大于 10m 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第5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柱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柱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布按照绿色施工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耗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防止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浇筑顶紧。监理工程部进行建厂建立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是发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电梯井口出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大了整改通知单。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
不妥之处一:下导管之后浇筑混凝土不妥。
正确做法:下导管之后进行第二次循环清孔
不妥之处二:混凝土浇至设计标高不妥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超过设计标高至少0.5m

2、
不正确,理由是试样应该在同条件下养护后测试,框架间距为8m×8m,强度达到75%后才能折模。
拆除顺序原则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的,后拆承重的。

3、
不妥之处一: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砌筑。
正确做法:砌块达到28天强度后,进行砌筑。
不妥之处二: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拌制不妥。
正确做法:用采用自来水或井水拌制砂浆。
不妥之处三: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不妥。
正确做法:砌体至少应分3天砌筑。

4、
还应检查:
(1)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检查
(3)安全教育
(4)应急救援
正确做法:
(1)电梯井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栅门。
(2)电梯井内每个两层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3)因层高大于24m,外架立面剪刀撑沿长度和高度应连续设置。




第6题:


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实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相进行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预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_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不妥,下导管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循环清孔。正确做法是:下导管之后进行第二次循环清孔,混凝土浇筑超过设计标高至少0.5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达到设计强度。


2.不正确,理由是试样应该在同条件下养护后测试,框架间距为8m*8m,强度达到75%后才能折模。拆除顺序原则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围护结构,后拆承重结构。


3.不妥之处:(1)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砌筑。正确做法:砌块达到28天强度后,进行砌筑。


(2)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不妥。正确做法。因层高4.5m,砌体每天砌筑高度宜为1.5m,砌体至少应分3天砌筑。


4.还应检查:


(1)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检查、(3)安全教育、(4)应急救援。


正确做法:


(1)电梯井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栅门。


(2)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3)因层高大于24m,外架立面剪刀撑沿长度和高度应连续设置。



第7题:

【背景资料】某写字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
,装饰装修采用外用电梯,结构施工外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
模板工程采用竹胶板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结构施工至三层时,施工总承包企业组织安全巡查,
发现安全技术交底只有交底人签字。施工负责人在分派生产任务时,
只对管理人员进行了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事件二:结构施工至十七层时,项目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组织自评。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最终评分汇总表得分78分。
检查项目中有多项存在安全隐患,项目部及时安排整改。
问题:
1.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有哪些?
2.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4.事件二中,项目部自评结果为哪一等级?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有: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3)安全技术交底;
(4)安全检查;
(5)安全教育;
(6)应急救援。
2.不妥之处一:安全技术交底只有交底人签字。
正确做法:安全技术交底还应有被交底人、专职安全员的签字确认。
不妥之处二:施工负责人在分派生产任务时,只对管理人员进行了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做法:施工负责人在分派生产任务时,应对相关管理人员、
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
(1)施工方案;
(2)立杆基础;
(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4)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5)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6)交底与验收。
4.等级为合格。
理由: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时可评定为合格。

第8题:

背景:某住宅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现浇剪力墙结构。结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装饰装修垂直运输采用外用电梯,结构施工外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采用1.8m厚竹胶板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组织了首层顶板模板支架的检查验收,发现保证项目的立杆基础和一般项目的立杆设置存在问题,要求班组整改,班组及时进行了整改。事件二:施工升降机安装完毕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发现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安全装置、限位装置没有完善;一般项目的通信装置没有安装。要求班组整改,班组及时进行了整改。问题:1.安全技术交底应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的因素有哪些?内容有哪些?2.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三定”原则包括哪些内容?3.事件一中,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哪些模板支架的保证项目?哪些一般项目?4.事件二中,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哪些施工升降机的保证项目?哪些一般项目?


答案:
解析:
1.(1)安全技术交底应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的因素有:1)状况;2)特点;3)工序。(2)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有:1)对危险因素;2)施工方案;3)规范标准;4)操作规程;5)应急措施。
2.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三定”原则包括:(1)定人;(2)定时间;(3)定措施。

3.(1)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的保证项目有:1)施工方案;2)支架稳定;3)施工荷载;4)交底与验收。(2)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的一般项目有:1)水平杆设置;2)支架材质;3)支架拆除。

4.(1)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的保证项目有:1)防护设施;2)附墙架;3)钢丝绳;4)滑轮与对重;5)安拆;6)验收与使用。(2)项目部还应检查验收的一般项目有:1)导轨架;2)基础;3)电气安全。

第9题:

背景某建筑公司于9月份新开工某大型高档商住小区项目,共计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地上层数38层,其中地下三层到地上六层为商业建筑,其余为民用住宅。由于本工程位于中心城区,属于该市重点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施工总承包单位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开工一个月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通知中明确了建筑工程施丁安全检查主要查安全思想、查安全责任、查安全制度、查安全措施、查安全防护。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安全检查的要求有根据检查内容配备力量,抽调专业人员,确定检查负责人,明确分工;明确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标准、重点、关键部位;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在正确使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听”“问”“看”等方法进行。事件五:针对某单体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检查评分汇总表如下表所示,表中已填有部分数据。





该工程“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模板工程检查评分表”、“高处作业检查评分表”、“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等分表的实得分分别为81、86、79、82、82分。该工程使用了多种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2分,悬挑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0分。“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中“现场防火”这一保证项目缺项(该项目应得分为20分,保证项目总分为72分),其他各项检查实得分为68分。2.问题(1)事件一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2)事件二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还应包括哪些?(3)事件三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要求还应包括哪些?(4)事件四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方法还应包括哪些?(5)计算各分项检查分值,填人检查评分汇总表,并计算本工程总计得分。


答案:
解析: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还应包括:
查设备设施、查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查伤亡事故处理。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还应包括: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开工、复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的要求还应包括:
1)认真、详细进行检查记录,特别是对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的部位、危险性程度及处理意见等。
2)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该进行登记,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引起整改单位的重视,并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
3)尽可能系统、定量地做出检查结论,进行安全评价。
4)检查后应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查被检单位是否按“三定”原则(定人、定期限、定措施)落实整改,经复查整改合格后,进行销案。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方法还应包括:量、测、“运转试验”。
(5)汇总表中各项分数计算如下:
1)分项实得分=(该分项在汇总表中应得分×该分项在检查评分表中实得分)/100;则:“安全管理”分项实得分为:10×81/100=8.1分;“模板工程”分项实得分为:10×86/100=8.6分;“高处作业”分项实得分为:10×79,/100=7.9分;“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分项实得分为:10×82/100=8.2分;“施工机具”分项实得分为:5×82/100=4.1分。
2)在汇总表的各项分项中,如有多个检查评分表分值时,则该分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实得分数的算术平均值。脚手架实得分为:(82+80)/2=81分;换算到汇总表中的分值为:10×81/100=8.1分。
3)分项表中有缺项时,分表总分计算方法:缺项的分表得分为:(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100;保证项目缺项时,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评分表得零分;文明施工分表得分为:[68/(100-20)]×100=85分;汇总表中“文明施工”分项实得分为:15×85/100=12.75分。
4)本工程总计得分为:8.1+12.75+8.1+8.2+8.6+7.9+8.2+8.5+8.2+4.1=82.65分。
5)汇总表结果如下:



第10题:

下列各项属于《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有( )。

A.安全教育
B.安全技术交底
C.持证上岗
D.分包单位安全管理
E.应急救援

答案:A,B,E
解析:
《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一般项目应包括: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持证上岗、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安全标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