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88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5.50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第()大经济体。

题目
单选题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88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5.50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第()大经济体。
A

B

C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  )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A
解析: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121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

第2题: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比上年增长().

A1万亿美元;8%

B1万亿元人民币;8%

C1万亿美元;8.3%

D1万亿元人民币;8.3%


A

第3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

A、100万亿元

B、10万亿元

C、100万亿美元

D、10万亿美元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全球并购最新数据近日出炉: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超过2.3万亿美元,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增速惊人;二是集中分布于(),交易额超1万亿美元。

  • A、德国
  • B、中国
  • C、美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C

第5题:

假设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0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万亿美元,出口总额为6万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2%
  • B、4%
  • C、6%
  • D、10%

正确答案:D

第6题:

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IMIF估计2014年中国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园17.4万亿美元的GDP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GDP总量只有9.24万亿美元。基于上述材料回答:
(1)什么是购买力平价?

(2)购买力平价的合理之处是什么?

(3) 购买力平价的缺陷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购买力平价指的是如果用-.种货币来衡量,两国的价格水平应该相等。或者说,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

(2)首先,购买力平价反映了无套利情况下两国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商品市场上套利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它具有合理成分。其次,在两国商品篮子一致(篮子内的商品质量、结构相同)、两国配置资源的方式(包括制度)、市场结构以及收入分配方式等一致的情况下, 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以货币购买力的方式衡量两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对比。

(3)不足在于:

A、购买力平价忽视了,也无法考虑到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

B、它忽视了不可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对物价的影响。

C、它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生的制约。

D、它也没有考虑垄断因素对两国价格所产生的歧视性影响。

E、它隐含假定了衡量两国物价的商品篮子在商品质量、种类、结构权重上都一致也是不合理的。

第7题: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比上年增长().

  • A、1万亿美元;8%
  • B、1万亿元人民币;8%
  • C、1万亿美元;8.3%
  • D、1万亿元人民币;8.3%

正确答案:A

第8题: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A、3.3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1.5万亿美元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世界只有两个国家GDP进入了10万亿美元俱乐部,包括()。

  • A、美国和日本
  • B、日本和中国
  • C、美国和中国
  • D、美国和欧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88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5.50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第()大经济体。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