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甲公司购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3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

题目
单选题
2014年12月1日,甲公司购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3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一致。2016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预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净残值改为12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

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

B

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追溯调整

C

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D

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97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90

B.108

C.120

D.144


正确答案:B
解析: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账面净值750万元[1230—(1230—30)/10×4],2002年设备应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第2题: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 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为( )元。

A.30 000

B.60 000

C.20 000

D.10 000


正确答案:A
采用年数总和法,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为:(160 000-10 000)×3/5=30000(元),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第3题:

2006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10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2010年该设备影响会计利润金额应为( )万元。

A.110

B.120

C.130

D.140


正确答案:C
解析:2008年该设备账面净值为1230-(1230 -30)÷10×2=990>800,即年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应按800万元以及预计年限计提折旧: (800 -20)÷6=130(万元);2010年该设备账面净值为 800-130×2=540<560,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则 2010年该设备影响会计利润金额为午折旧额130万元。

第4题:

甲公司20×8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当日交付使用,原价为6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12年末,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3 3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及折旧方法均不变。2×13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630

B.600

C.550

D.500


正确答案:D
解析:2×12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 300-(6300-300)÷10×4=3 90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3 300万元,2×12年末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 900-3 300=600(万元),2×13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3 300-300)÷6=500(万元)。

第5题:

A公司一台设备账面原价为2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使用3年6个月以后提前报废,报废时发生的清理费用为2 000元,取得的残值收入为5 000元,该设备报废对企业当期税前利润的影响额为( )元。

A.-40 200

B.-31 900

C.-31 560

D.-38 700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一年折旧=200 000×2/5=80 000(元)
 第二年折旧=(200 000-80 000)×2/5=48 000(元)
 第三年折旧=(200 000-80 000-48 000)×2/5=28 800(元)。
 第四年涉及折旧方法的转换,
 第四年前半年的折旧=(200 000-80 000-48 000-28 800-200 000×5%)/2×6/12=8 300(元)。
 该项设备报废的净损益=5 000-(200 000-80 000-48 000-28 800-8 300)-2 000=-31 900(元)。

第6题:

1997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90

B.108

C.120

D.144


正确答案:B
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帐面净值750万元 
[1230-(1230-30)÷10×4],所以2002年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应按560万元以及预计年限 
计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第7题:

甲公司2002年12月1日购入并投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6年,净残值改为6万元。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007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0.1

B.-18.76

C.-30

D.-28


正确答案:A
由于上述会计估计的变更对2007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减少){〔150-(150-10)÷10×4-6〕÷2-14}×(1-33%)=20.1(万元)。 

第8题:

1997年12月15日,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02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90

B.108

C.120

D.144


正确答案:B
解析: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小于设备的账面净值750万元[1230-(1230-30)/10×4],2002年设备应提折旧=(560-20)÷5=108(万元)。

第9题:

2009年12月,乙公司的一台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2年末核查该台设备,首次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并预计其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自2013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该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53.12

B.56.4

C.60.8

D.76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后续计量。2010年计提的折旧=800×2/5=320(万元),2011年计提折旧=(800-320)×2/5=192(万元),2012年计提的折旧=(800-320-192)×2/5=115.2(万元);2012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800-320-192-115.2-40=1 32.8(万元);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132.8-20)/2=56.4(万元)。

第10题:

甲企业2008年6月20日购入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原价1 000万元,八成新,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 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折旧方法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至2009年12月31日止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25

B.300

C.425

D.420


正确答案:C
2008年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1 000×80%—50)×5/15×6/12=125(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所以2009年应计提折旧额=600×3/6=300(万元),所以到2009年12月31日甲企业共计提的折旧额为=125+300=425(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