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与调换假币这两种行为通常是密切联系的,但《刑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要求这两种行为同时实施,同时实施这两种行为的,并列确定

题目
判断题
购买与调换假币这两种行为通常是密切联系的,但《刑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要求这两种行为同时实施,同时实施这两种行为的,并列确定罪名。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刑法》第171条第1款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不是应当并处罚金
B.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C.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
D.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刑法规定“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适用财产刑。刑法没有限制故意犯罪的具体形式,运输假币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的形式。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出售、购买、运输的物品是假币才能构成犯罪。

第2题:

购买与调换假币这两种行为通常是密切联系的,但《刑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要求这两种行为同时实施,同时实施这两种行为的,并列确定罪名。(  )


答案:对
解析:
购买与调换假币这两种行为通常是密切联系的,但《刑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要求这两种行为同时实施.同时实施这两种行为的,并列确定罪名。

第3题:

有关假币犯罪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有、使用假币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其持有、使用的是伪造的货币

B.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依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

C.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分别构成出售、运输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D.行为人伪造货币,同时又使用伪造货币的,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第4题:

斯坎伦计划融合了绩效薪金制与( )这两种概念。

  • A、目标管理
  • B、行为矫正
  • C、参与管理
  • D、工作设计

正确答案:C

第5题:

对损毁公共场所雕塑和破坏花草、树木、草坪这两种行为的治安处罚标准一样吗?


正确答案: 不一样。

第6题:

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

  B.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

  C.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D.“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非应当并处罚金


答案:A,C,D
解析: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直接故意。刑法规定“并处”罚金时,人民法院在对犯罪人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罚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罚金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以及犯罪人的财产状态,决定是否判处罚金。

第7题:

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法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样的(  )


答案:错
解析:
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法律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是就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分别而言的,两者揭示的是法律不同层次的作用,含义是不同的。

第8题:

小李购买债券型基金的概率是20%,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概率是40%,同时购买这两种基金的概率是10%,那么小李购买基金的概率是()。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关事件的概率加法。购买基金的概率为购买债券型基金或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概率,P(A+B)=P(A)+P(B)-P(AB)=20%+40%-10%=50%。

第9题:

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安装工程在有害身体健康的环境中施㈠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如何计取降效系数?


正确答案:如两者同时存在,降效系数为人工费的20%。

第10题:

下列关于经济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应以购买假币罪、使用假币罪并罚
  • B、乙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从一重罪处断
  • C、丙实施抗税行为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死亡,应构成故意伤害罪
  • D、丁与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以抗税罪的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