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是()

题目
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是()
A

一种法律现象

B

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C

管理众人之事的活动

D

争夺权力,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孙中山认为政治是()。

A、一种法律现象

B、政治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C、管理众人之事

D、争夺权力、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参考答案:C

第2题: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杰出的代表。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请你说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


正确答案:改造和发展:民族主义强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主义深化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进一步提出“节制资本”,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第3题: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A.严复

B.潘序伦

C.孙中山

D.胡雪岩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正确答案:孙文,字逸仙,国内尊称为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5年病逝于北京。

第5题:

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活包括()。

  • A、社会的生存
  • B、国民生计
  • C、群众生命
  • D、人民的权利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杰出的代表。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其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正确答案: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7题:

孙中山先生铭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对佛学这样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统请解释!


正确答案:亲之爱之曰仁,世上众生界线分九,种类则千差万别,不可穷尽,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类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对众生之爱,或爱人而害物,或爱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则九界四生,视同一子,平等拔与,故称‘求世之仁’。其他哲学,多说外境,佛学独说心造,是能追本穷源,故曰‘哲学之母’。科学往往偏重物质,偏重欲望,偏重现量,有利亦有害,是之曰偏。佛学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讲中道,惟求明心见性,主张少欲知足,每一事理,俱说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仅拘泥现量,能有利而无害,一切圆融,故曰,‘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先生乃大智大勇之人,识透此机,故大声疾呼,智不及此者,自然相信不过。

第8题:

在中国,认为“政治是国家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老子

C.康有为

D.孙中山


正确答案:D

第9题:

孙中山先生诞生于什么地方。


正确答案: 广东省香山县。

第10题:

以下()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 A、宋霭龄
  • B、宋庆龄
  • C、宋美龄
  • D、宋佳龄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