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其辨证为()
A

热秘

B

气秘

C

气虚秘

D

冷秘

E

阴虚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不属于气虚秘证候表现的是

A、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B、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C、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D、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E、便后乏力


参考答案:B

第2题:

治疗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的代表方是()

  • A、四君子汤
  • B、补中益气汤
  • C、厚朴温中汤
  • D、补肺阿胶汤
  • E、黄芪汤

正确答案:E

第3题:

病例摘要:黄某,女,80岁,已婚,退休教师。2016年4月23日初诊。患者年老体弱。2周前出现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情况。现症:大便虽不干硬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积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便秘。中医证型诊断:气虚秘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为主症,辨病为便秘。现症见大便虽不干硬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辨证为气虚秘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中医病证鉴别: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治法:益气润肠。方剂名称:黄芪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芪15g,麻仁6g,白蜜6g,陈皮6g,白术20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若脘腹痞满,舌苔白腻,应加()

  • A、生地、丹皮
  • B、佛手、郁金
  • C、柴胡、川芎
  • D、白扁豆、生苡仁
  • E、茜草、三七

正确答案:D

第5题:

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若病人气息低微,懒言少动,应加()

  • A、补中益气汤
  • B、冬花、紫菀
  • C、济川煎
  • D、瓜蒌仁、苏子、黄芩
  • E、生脉散

正确答案:E

第6题:

李某,70岁,便秘30余年,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大便并不干结,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弱。其治法是:

A.益气润肠

B.养血润燥

C.温阳通便

D.顺气导滞

E.清热润肠


正确答案:A

第7题:

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其辨证为()

  • A、热秘
  • B、气秘
  • C、气虚秘
  • D、冷秘
  • E、阴虚秘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者70岁,临厕大便,努挣乏力,挣则短气汗出,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结,舌淡苔薄,脉弱。宜

A、补肾助阳

B、温阳益气

C、益气润肠

D、养血润肠

E、滋阴通便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75岁,大便3~4日1次大便不干结,虽有便意,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首选何方()

  • A、增液汤加减
  • B、润肠丸加减
  • C、黄芪汤加减
  • D、大承气汤加减
  • E、麻子仁丸加减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大便并不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治疗主方为()

  • A、麻子仁丸
  • B、六磨汤
  • C、润肠丸
  • D、黄芪汤
  • E、济川煎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