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面色苍

题目
单选题
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
A

心虚胆怯

B

心血不足

C

寒凝心脉

D

心阳不振

E

水饮凌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56岁,有冠心病病史4年。近日来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此病证诊断为

A、心悸,心血不足证

B、胸痹,气阴两虚证

C、胸痹,心肾阳虚证

D、心悸,心阳不振证

E、胸痹,痰浊闭阻证


参考答案:C

第2题:

心肾阳衰型心痛的症状特点

A.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B.胸闷气短,遇劳加重

C.胸痛彻背、气短心悸

D.胸痛盗汗、心悸心烦

E.胸闷如窒,痛引肩背


正确答案:C
C.

第3题:

心阳虚证和心气虚证的共同表现为

A、心悸怔忡 

B、胸闷气短 

C、畏寒肢冷

D、动则加剧 

E、面色恍白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于某,男性,55岁。诉1年来,时有胸部憋闷,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患者体胖,素有心悸气短。近1个月来,胸闷加重,稍劳则感胸前区闷痛,每次约持续2~5分钟,每天发作3~5次。昨天因天气骤冷,胸痛突然加重,发作频繁,胸部憋闷如窒,头晕,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腻,脉弦细。请问中医诊断为何病()。

  • A、心痛
  • B、眩晕
  • C、心悸
  • D、胃痛
  • E、痹证

正确答案:A

第5题:

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

A: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B:心悸、心烦、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C:心悸、气短、盗汗
D:心悸、气短、易惊、失眠
E:心悸、心烦、失眠

答案:A
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第6题:

病例摘要:常某,男,35岁,已婚,教师。2014年2月3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常劳累后发作。现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心阳不振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胸闷,心悸气短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心阳不振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辨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剂名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桂枝15g,制附片(先煎)15g,人参30g,黄芪20g,麦冬15g,枸杞10g,炙甘草6g,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7题:

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选方

A.归脾汤

B.安神定志丸

C.苓桂术甘汤

D.真武汤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正确答案:E

第8题:

气阴两虚,心痛的症状特点不包括

A.心悸气短、倦怠懒言

B.脉滑

C.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D.面色少华,头晕目眩

E.遇劳诸症加重


正确答案:B
B.

第9题:

心气虚的表现为(  )
A.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B.心悸气短,眩晕健忘
C.心悸气短,胸闷汗出
D.心悸气短,胸闷疼痛


答案:C
解析:
脏腑辨证.心气虚可见面色淡白而非苍白,故非A,胸闷疼痛为心脉痹阻表现,故非D.

第10题:

患者女,38岁,因“双下肢水肿,腰酸乏力8年”来诊。患者平素双下肢轻度水肿,乏力腰酸,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近日因劳累病情加重,水肿延及全身,下肢肿甚,心悸气喘,小便短少,腰酸畏寒,四肢厥冷,面色灰滞,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患者的诊断为()

  • A、感冒
  • B、水肿之阳水
  • C、腰痛
  • D、肺胀
  • E、水肿之阴水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