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施工单位处理涡壳进水事故的处置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此项处置属于哪一种质量事故处理方式?

题目
问答题
C施工单位处理涡壳进水事故的处置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此项处置属于哪一种质量事故处理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项目部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速理由。


正确答案:
不正确。(1分)  正确的保证质量的施工方法是: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0.2~0.4m;(2分)此属明显的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响,(1分)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决问题。(1分)应制定返工处理方案,即拆除该基础后,重新施工。(1分)

第2题:

对需要返工处理的质量事故,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 )和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A、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B、监测单位的鉴定意见
C、质量事故状况观测记录
D、质量事故处理依据对需要返工处理的质量事故,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 )和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A、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B、监测单位的鉴定意见
C、质量事故状况观测记录
D、质量事故处理依据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监理通知单、工程暂停令、工程复工令的签发。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并应将完整的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整理归档。参见教材P128。

第3题:

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属于三级-般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1分)。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1分)。应在3天内书面报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1分)、建设单位(1分)、监理单位(1分)和省级质量监督站(1分)。

第4题:


【背景资料】


A、B、C、D、E五家施工单位投标竞争一座排压8MPa的天然气加压站工程的承建合同。B施工单位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两天已送达了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一小时,递交了其法定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的标价变更文件。A施工单位在投标截止时间后十分钟才送达标书。按评标程序,C施工单位中标。


C施工单位经过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外输气压缩机的就位、解体清洗和调整;完成了电气自动化仪表工程和管道的连接、热处理、管托管架安装及管道系统的涂漆、保温,随后对管道系统组包试压。


管线与压缩机之间的隔离盲板采用耐油橡胶板。试压过程中橡胶板被水压击穿,外输气压缩机的涡壳进水。C施工单位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更换了盲板并立即组织人员解体压缩机,清理积水,避免了叶轮和涡壳遭受浸湿。由于及时调整了后续工作,未造成项目工期延误。


【问题】


1.分别说明A单位的标书和B单位的变更文件能否被招标单位接受的理由。


2.管道系统试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3.管道系统试压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4.C施工单位处理涡壳进水事故的处置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此项处置属于哪一种质量事故处理方式?




答案:
解析:

1.(1)A单位不能被接受。理由:A施工单位在投标截止时间后十分钟才送达标书。属于废标。


(2)B单位在投标截止日期前对原投标标的的变更按规定是允许的,可以被接受。理由:B施工单位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两天已送达了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一小时,递交了其法定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的标价变更文件。是补充文件,属于有效投标文件。


2.(1)隔离盲板采用耐油橡胶板;(2)电气自动化仪表工程和管道的连接;(3)涂漆、保温后对管道系统组包试压。


3.管道系统试压必须具备的条件:(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油漆、绝热未施工完毕外,均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2)有热处理和无损检验要求的部位,其结果均已合格。(3)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管道已按试验要求进行加固。(4)试验用压力表在周检期内并已经校验,其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5)待试管道系统与不试验的管道系统已采取隔离措施。采用盲板隔离的,设置盲板的部位应有明显的标记和记录。


(6)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板及仪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加以隔离,中间阀门应全部开启。(7)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在压力试验前,有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复查。(8)试验方案已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4.该质量缺陷经过修补后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不具备补救的可能性。此处理属于返工处理。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 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
事件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
事件4,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3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问题1 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不妥当。
理由是:焊缝高度不足属于局部质量缺陷,经修补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只需采用对钢柱焊缝高度不够部位进行修补处理的方案。
问题2
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不正确。
理由是: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0.2~0.4m。
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不正确。
理由是: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属明显的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响,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
问题3
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当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问题4
事件4中,监理单位做法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应尽快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进行质量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写出事故处理报告。

第6题:


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 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分析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2.第(1)条不合理。理由:碎石应提出强度和耐 磨性要求。
第(2)条不合理。理由:应采用细度模数和平均 粒径区分砂的粗细度。
第(3)条不合理。理由:水泥应提出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
3.因为材料原价未变,所以从“价差”分析,材料 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率、采购 及保管费的增加而引起。
物耗管理的办法有:量差控制(或节约降耗、控制 物耗),量差考核,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4.不正确。应采用整修的办法进行处理。
5.属于三级一般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
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理由:应在3天内书面报 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6.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 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 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须再次检定确认合 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7题:

根据水利部《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建设项目质量事故应急处置主要考核内容不包括()

A、质量事故报告
B、质量事故应急处置
C、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D、职工受教育程度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200页 根据水利部《 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水 建 管 [2014] 351号) ,涉及建设项目质量事故应急处置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1) 质量事故报告; (2) 质量事故应急处置; (3) 质量事故责任追究等。

第8题:

背景资料中,对A、B、C、D四家施工单位投标的处理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招标人对A施工单位的处理不妥当。(1分)理由:A施工单位的降价文件为其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与原投标文件共同构成一份完整的投标文件,而不是两份独立的投标文件,投标人在截标之前可以修改其投标文件。(2分)  (2)招标人对B施工单位的处理妥当。(1分)理由:依据招标法的规定,投标文件必须密封。(2分)  (3)招标人对C施工单位的处理妥当。(1分)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投标**人授权委托书必须为原件。(2分)  (4)招标人对D施工单位的处理不妥当。(1分)理由: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标书是否有效的依据。(2分)

第9题:

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 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
事件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
事件4,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3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问题1
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不妥当。
理由是:焊缝高度不足属于局部质量缺陷,经修补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只需采用对钢柱焊缝高度不够部位进行修补处理的方案。
此题考察对工程质量缺陷的判断和处理的方法。钢结构厂房施工中,钢柱的吊装和连接是非常关键的工序,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对不同的质量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焊缝高度不够属于局部质量缺陷,不需要对整个柱子重新制作,只需要进行修补即可满足要求。
问题2
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不正确。理由是: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0.2~0.4m。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不正确。
理由是: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属明显的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响,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
本题考察两个内容,一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方案,二是混凝土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应当分层浇筑,但分层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0.4m,该施工单位已0.6m分层是不合理的。根据本工程分析,混凝土产生大量裂缝可能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温度裂缝,应进一步进行检测检查,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法,而不能简单得将漏出地面的部分抹光处理。
问题3
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当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此题考察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当施工单位自己发现发生质量事故时,要立即停止有关部位施工,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问题4
事件4中,监理单位做法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应尽快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进行质量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写出事故处理报告。
此题考察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一般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1)当发现工程出现质量缺陷或事故后,监理工程师或质量管理部门首先应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停止有质量缺陷部位和预期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时还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施工单位接到质量通知单后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与参与下,尽快进行质量事故的调查,写出质量事故的报告。
(3)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确判断事故原因。
(4)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确定处理方案后,由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对质量缺陷的处理。
(6)在质量缺陷处理完毕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第10题:

质量事故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返工处理、返修处理、让步处理、降级处理、不做处理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