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

题目
单选题
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

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

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

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

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该药物的主要治疗作用机制是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DNA回旋酶

C.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

D.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

E.抑制分支菌酸合成酶


正确答案:C
C 氯霉素大剂量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该药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第2题:

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B.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
C.肽链延伸阶段,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
E.使细菌形成错误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

答案:C
解析:
氨基糖苷类可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及在mRNA起始密码子上,通过固定30s-50s核糖体复合物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与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导致翻译过早终止,产生无意义的肽链;形成错误的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为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关于氨基苷类的作用机制说法丕正确的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B.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

C.肽链延伸阶段,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

E.使细菌形成错误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


正确答案:C
氨基苷类可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及在mRNA起始密码子上,通过固定30S-50S核糖体复合物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与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导致翻译过早终止,产生无意义的肽链;形成错误的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为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故选C。

第4题:

英、美、以的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原子水平上显示了核糖体的形态和功能,因而荣获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可将DNA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的DNA上
  • B、DNA的各个片段都是基因,决定着生物的不同形状
  • C、生物体的蛋白质是由许多DNA构成的
  • D、甲型HlNl流感病毒体内没有DNA,而它也能繁殖,说明DNA不是生物体内唯一的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B

第5题:

蛋白质的合成是mRNA、tRNA和rRNA(核糖体RNA)和核糖体协同作用的结果。()是合成蛋白质的中心,是rRNA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起来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起来的小颗粒。


正确答案:核糖体

第6题:

有关氨基苷类的作用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B.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

C.肽链延伸阶段,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

E.使细菌形成错误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


正确答案:C
氨基苷类可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及在mRNA起始密码子上,通过固定30S-50S核糖体复合物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与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导致翻译过早终止,产生无意义的肽链;形成错误的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为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故选C。

第7题: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 )

A.氨基酸活化酶识别氨基酸
B.tRNA携带氨基酸
C.mRNA起模板作用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答案:A,B,C,D
解析:
蛋白质生物合成包括:①氨基酸活化: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即活化氨基酸的酶)催化下,先形成AMP.酶及氨基酸的中间复合体,在复合体中,氨基酸的羧基与一磷酸腺苷的磷酸以酐键相连,成为活化的氨基酸。②活化氨基酸的搬运:中间复合体中的活化氨基进一步转移到tRNA分子上,形成相应的氨基酰-tRNA,以此形式存在的活化氨基酸即可投入氨基酸缩合成肽的过程。③活化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的缩合:核糖体由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基组成,各亚基由不同的rRNA与多种蛋白质共同构成。核糖体相当于合成蛋白质的“装配机”,能促进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接着mRNA上核苷酸排列顺序构成的暗码合成多肽链。

第8题:

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B、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

C、肽链延伸阶段,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引起mRNA错译

E、使细菌形成错误氨基酸,导致无功能蛋白质产生


参考答案:C

第9题:

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提供合成场所

第10题:

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 D、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