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采集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一般使用(),采样时滤膜()向上,严禁用手()滤膜。
第2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规定,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能切实掌握环境污染事故采样布点技术,熟知()。
第3题:
第4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时,样品标签应注明哪些内容?()
第5题:
采用《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l-、Br-、NO-2、NO-3、PO3-4、SO2-3、SO2-4)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799-2016)测定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时,颗粒物滤膜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备是将与样品采集同批次的空白滤膜带至采样现场,不采集颗粒物样品,按照样品的运输和保存要求,与样品一起带回实验室,按照与颗粒物滤膜试样的制备相同步骤制备。
第6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第7题:
采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时,应将称量过的滤膜毛面向上,采集完毕,应将毛面滤膜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第8题:
采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时,应将称量过的滤膜毛面向上,采集完毕,应将毛面滤膜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9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在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0.5m~1m。
第10题: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