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降尘的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降尘的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紫外荧光法测定大气中SO2的原理。


正确答案: 二氧化硫吸收短波长的紫外线光即为激发状态的SO2而发出荧光,光学滤波器选择聚焦,再经光电倍增管放大,测定荧光强度,从而可求出大气中SO2的浓度。

第2题:

简述大气降尘采样点的设置要求和应放置的高度要求。


正确答案: 选择采样点时,应先考虑集尘缸不易损坏的地方,还要考虑操作者易于更换集尘缸。普通的采样点一般设在矮建筑物的屋顶,必要时可以设在电线杆上,集尘缸应距离电线杆0.5m为宜;采样点附近不应有高大建筑物,并避开局部污染源;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在某一地区,各采样点集尘缸的放置高度尽力保持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

第3题:

我国大气的4项例行监测项目是( )

A.CO2、SO2、NOx和降尘

B.CO2、SO2、TSP和降尘

C.CO2、NOx、TSP和降尘

D.SO2、NOx、TSP和降尘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重量法测定食物中粗纤维原理。


正确答案: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剩余的残渣为粗纤维。

第5题:

简述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粗纤维的原理?


正确答案: 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使淀粉、糖、果胶质、色素和半纤维素水解而除去,再用NaOH溶液皂化脂肪酸,溶解蛋白质而除去,最后残渣减去灰分即得粗纤维素。

第6题:

重量法测定大气飘尘的原理


正确答案: 一定时间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颗粒物采样器的分割器,使10微米以上粒径的微尘得到分离,小于这粒径的微粒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经衡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准体积,计算出飘尘浓度。

第7题:

多层降尘室是根据()原理而设计的。

  • A、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层数无关
  • B、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高度无关
  • C、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直径无关
  • D、含尘气体处理量与降尘室的大小无关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用硅胶吸附剂富集大气中的苯胺类物质,采集完毕后,用5%(V/V)无水乙醇的二氯甲烷提取苯胺类物质,然后经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第9题:

简述重量法测定叶面积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原理:同一质地的物质其质量与面积存在对应比例关系,表达式为:S剪/S全=M剪/M全
(2)方法及步骤:
①剪取易测的标准图形叶片,如圆形、方形;
②称取该叶片的重量,求得叶片重量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或求得标准叶面积的面积重量比。
③称取所需测的所有叶片的重量,利用求得的系数得出叶片的面积。

第10题:

简述降尘室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正确答案: 常见的降尘室一般为扁平状的凹室,或在室内均匀设置多层水平隔板,构成多层降尘室。当入口处含尘气流内的颗粒沿入口截面上分布均匀地进入降尘室后,因流道截面积扩大而速度减慢,只要颗粒能够在气体通过的时间内降至室底,便可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只要气体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少于或等于颗粒的沉降时间即可满足除尘要求。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t有关,而与降尘室高度H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