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依据《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进行水中钍测定的方法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依据《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进行水中钍测定的方法原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水样中加入镁载体和氢氧化钠后,钍和镁以氢氧化物形式共沉淀。
(2)用浓硝酸溶解沉淀,溶解液通过三烷基氧膦萃淋树脂萃取色层柱选择性吸附钍。
(3)草酸—盐酸溶液解吸钍。
(4)在草酸—盐酸介质中,钍与偶氮胂生成红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6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水样中锆、铀总量分别超过10μg、100μg时,会使钍的测定结果()。


正确答案:偏高

第2题:

《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仁l989)中需要测量的射线是()

  • A、中子
  • B、a
  • C、13l
  • D、都不需要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溶解钍和镁的共沉淀物时,应缓慢加入硝酸,至()为宜。


正确答案:恰好溶解沉淀

第4题:

简述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在PH9.0-10.0的碱性溶液中,Mn2+被溶解氧氧化为Mn(IV),与甲醛肟生成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锰浓度在4.0mg/L以内,浓度和吸江度呈线性关系。

第5题:

简述测定水中铍的铬天菁S光度法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铍在碱性溶液中与铬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生成胶束络合物,以EDTA作为掩蔽剂,用活性炭吸附分离富集。热盐酸将铍由活性炭上解吸,在PH为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铍与天菁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生成蓝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8nm。

第6题:

根据《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进行碳酸盐结构地层的水样中钍的测定时,由于含碳酸根较高,影响钍的定量沉淀,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使钍形成溶度积小得多的()沉淀。


正确答案: 过氧化氢 ; 水合过氧化钍(Th2O7•llH2O)

第7题:

《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中规定,显色剂的使用期不得超过(),否则会影响钍的测定。


正确答案:1个月

第8题:

《水中镭一226的分析测定》(GB/T11214---1989)中,进入闪烁室的放射性核素是()

  • A、铀-238
  • B、钍·232
  • C、氡.222
  • D、镭.226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024-1993)测定地表水和污水中烷基汞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用巯基棉富集水中烷基汞,用盐酸氯化钠溶液解析,然后用甲苯萃取,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上色谱为仪测定。

第10题:

简述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多环芳烃易溶于环已烷、二氯甲烷、正已烷等有机溶剂,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经硅胶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后,样品浓缩液进行GC.-MS的选择离子方法检测。